二十年前,高祖皇帝驾崩,在位四十年整。
新帝登基,改年号为洪贞。
洪贞帝是高祖皇帝的第十六子,在暗流涌动的夺嫡中胜出,登基时年仅二十三岁。
北元见大明新帝年轻,估摸着没有高祖皇帝的强硬手腕,因此悍然撕毁停战协议,开始不断在明元边境制造摩擦。
高祖在位的四十年间,将北疆经营得铁板一块,各关隘都有精兵强将驻守。因此,北元也不敢大举进攻,只能从边境守卫较为薄弱的地方,不断蚕食大明疆土。
洪贞帝明面上表现得并不在意,他明白,自己刚刚继位,不能兴兵远征,若是输了自不必说,觊觎皇位的人,数不胜数。
就算是侥幸赢了,也要被言官批评劳民伤财。
他花了五年时间,清除异己,稳固朝政。
将高祖皇帝留下的军政大权,牢牢地握在了自己手里。
洪贞五年三月,五十万大军集结在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的拒北关下,三万精英铁骑纵马直入草原。
洪贞五年六月,大明战神陆星河勒马北元大都城下,北元皇帝伯颜氏自缚出城,向大明割地称臣,年年进贡以换两国之间互通往来。
据说,战后陆星河向洪贞帝献上战报称,这一仗“奠定大明千年国运,万年基业”。
虽然夸张了点,但事实如此。
自那一仗后,大明百姓安居乐业,大明帝国万邦来朝。
连向西横扫了波斯的西梁,都派使节给大明递了降表,还送了一位公主前来和亲,说要与大明“永结万世之好”。
两国之间的贸易也如火如荼地展开。
如今帝都内随处可见西域瓜果,甚至勾栏里也有西域美女,这都是当年那一战的功劳。
大明的国运之战赢了,李贺的爹妈也没了。
那时的李贺才五岁,年幼懵懂无知,别说父母的名字,就连父母的模样也记不住。
后来他才从爷爷的嘴里听到有关父母的三言两语。
李贺他爹就是个普通人,虽然练过武道,但境界低微,在军中最多是个百夫长,连千户都没能混上。
要知道,在锦衣卫这种精锐里,如果关系不是特别硬的话,至少要凡品九阶才能勉强当个百户。
被厉破云锤死的那个倒霉百户周坤就是凡品九阶。
但如果把周坤扔去边军,特别是大战之际需要用人的时候,他至少也能当个千户,如果运气再好一点,当上偏将万夫长也说不准。
所以李贺老爹也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兵卒,在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里普普通通地阵亡。
哦,还发了抚恤金。
爷爷把李贺塞进锦衣卫用的那一百两银子里,有一大半是他爹的抚恤金。
李贺的妈妈连抚恤金都没有。
她大概是随军保障后勤的人员,在军中,女人本就被视为附庸,没人知道她是怎么死的,反正两人都留在了拒北关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