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几天,陈葭都是在午膳后,就动身去御书房。
但对方的时机也把握得刚刚好,陈葭回回落空。
摄政王真不是有意的?
抱着这样的怀疑,又迎来了第二次早朝。
不是她对早起适应良好,而是每晚都有修炼心诀,精神十足,不觉得疲惫,自然能从软和的被窝中挣扎出来。
唯有这一天,全副武装,顶着沉重的冠冕朝服,动身去宣政殿,做个“鸡肋”国君,全程旁观官员们的打机锋。
孔子所说的君子之风,有时候他们是顾不上的。
你来我往的唇枪舌战,就像看不见的刀光剑影。
陈葭在心底直呼刺激,若不是顾计身份,真想捬掌大笑。
底下的一帮官员,都是人才啊!
摄政王每天兢兢业业批阅奏章,陈葭每天都一字不落地全部浏览一遍,朝野上下发生了什么事,彼此心里都有个大概。
早朝肯定是有必要的,只不过陈葭现在还品不出来它的重要性。
大多只能安静地听着底下官员们的长篇大论,眼睛转成了蚊香圈。
有些官员喜欢咬文嚼字,总是先铺垫一大段有的没的,最后才讲到重点。
对此,善于抓重点的陈葭只能表示:详略不当,负分!
“陛下,”兵部尚书出列,持芴作揖,“前往苍山剿匪的黄策黄将军不负众望,短时间内就平息了匪患,令苍山附近的县城恢复安定,原本不敢途径此地的商旅,也敢逗留了,实在是值得庆贺的一件事啊!”
黄策将军还在回京都的路上,他这一趟回来,不复去时的轻车简行,而是押送着很多车的财物。
这些财物都是黄策将军从土匪窝里搜出来的,由于这些土匪杀人越货的行径,这些财物基本属于无主之物。
有一部分,甚至连土匪自己都说不清来历。
无主之物,可不就上交国库了么。
陈葭当国君不久,国库再一次充盈,确实得感谢出力的黄策将军。
只不过,眼下黄将军人和押送的财物都没到。
兵部尚书提出此事:一是报喜,二是希望陛下论功行赏。
“不愧是黄策将军,实力超群!”有眼色的官员立即拍上马屁。
“黄将军颇有长平王昔日之风,我青鸟国人人才辈出,千秋万代。”
这个官员深谙拍马屁的精髓,不仅夸黄将军,还连带他的上司(靠山)一起夸了。
“黄将军不辞辛劳,为苍山附近的百姓解决心头大患,为国为民,实乃吾辈之楷模呀!”这个官员说得抑扬顿挫,神情严肃,肉眼可见的真诚。
可见其拍马屁的功力一定很深,和前面那一波拍马屁很浮夸的官员,不在一个层级上。
“我朝中人才济济,盛世开泰,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呀——”显眼包吏部尚书又来了,先不论他的真才实学,就这口才,便埋没不了!
陈葭颔首,“黄将军剿匪有功,朕自会论功行赏。国之盛世,诸位爱卿缺一不可。”这一阵,啥也没学会,唯独这平平无奇的端水功夫还不错。
再者,她哪里有赏赐的经验,给少了,贻笑大方;给多了,她肉疼!
“陛下圣明!”
有一个带头跪拜的,其他官员呼啦啦跪了一地。
唯独站在队列最前方的摄政王,岿然不动。
陈葭注意到了,但没在意。
他只要保持缄默,就是对她最大的尊重了。毕竟,在老国君没有定夺储君人选时,长平王一直都是呼声最高的人选。
他立下战功无数,政治上颇有建树,在民间威望极高。
可以说,长平王离王位咫尺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