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王玄策在中天竺被阿史那顺派人洗劫了使团,连王玄策和副使都被抓入大牢。
但王玄策与别人拿到的不是一个剧本。
趁着看守松懈,他居然逃了。
一般人能逃得一命,只会跑回大唐,寻求庇护。
但是王玄策不是普通人,他居然不回去,而向大唐的蕃属借兵。
借兵也极有眼光和谋略,先向吐蕃借了三千人。
再以吐蕃的事,去找泥婆罗。
以吐蕃的影响力,尼伯尔也早就仰其鼻息,一见吐蕃借兵了,泥婆罗也不敢不借。
于是又借了王玄策七千骑。
王玄策集齐了万余蕃军,居然一路平推到中天竺。
不但活捉了阿罗那顺,还令刚从戒日王手里夺得中天竺天下的阿罗那顺的国度,轰然崩塌。
当时天竺共分五部,其余几部天竺见中天竺居然被大唐一个使臣借蕃兵便灭了,一时大恐,争相向王玄策上表请降。
于是天竺五部,皆臣服于大唐。
苏大为说这番话,意思就是要用王玄策当年征服天竺的思路,来征服整个倭岛。
只不过,现场大唐诸将,并没有如他预料那般,热烈响应。
相反,还有点冷场。
停了片刻,还是安文生开口道:“倭人和突厥人并非同种,习性也大不相同。
草原民族没有固定的城邦,他们逐水草而居,谁强大,就听谁的。但是倭人这边,听说也是耕田打鱼,颇类似百济和高句丽。
若是以百济来做考量,我只怕不会如你计划那般顺利。”
苏大为点点头又摇摇头:“没有人比我更懂倭人了,岛国习性,就是畏威而不怀德,你对他们强硬,他们就柔软。
一但你跟他们讲道理,他们便会得寸进尺。
如果有机会,甚至会反客为主。”
苏大为的目光从安文生脸上扫过,落到黑齿常之身上,最后又落到一脸难看的中大兄身上。
做为唐军的战俘,中大兄这次当然也随军出征。
堪称大唐版的“倭奸”。
遇到苏大为的眼神时,中大兄低下头,目光微微闪烁,似乎不敢与苏大为的双眼对上。
苏大为自顾自的道:“据我了解,倭国内,现在也分地方派系,各地大名和贵族,地主,都有自己的封地。
战时听从倭王的调遣,平时都在自己的领地内。
有些类似中国西周的分封制。
我意先征服其中一些,再驱使他们为我所用,投靠我们的,可以许以好处,拉一派,打一派。”
听起来倒是很简单,但实妹执行,只怕会变得面目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