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唐谜 书自清txt > 第97章(第3页)

第97章(第3页)

清丽美妙的歌声中,沈绥的面色逐渐好转多了。大约是睡梦中梦见了自己牵起张若菡的手,下意识地,她竟无意识地握紧了张若菡的手,缓缓笑了。

***

夜深了,张说、李白等人已经离开,但张若菡主仆以及沈家的几位依旧留在药王堂中,打算今夜就在药王堂中过夜。

梳洗一番,简单用过晚食,赵使君子从药王堂的伙房走了出来,一眼便看到那位与他一同诊治沈大郎的伊大夫正站在院中的晒架旁,观赏着一箩箩阴干备用的药材。这些药材是雨后刚刚放出来的,吹一会儿风,就得再收回去。

须发苍白的赵使君子走上前去,拱手道:

“伊先生,可用过晚食了?”

伊颦见赵使君子来,忙回礼道:

“见过使君子,末学用了点,已然饱腹。”

赵使君子犹豫了片刻,还是道:

“伊先生,老朽有些问题想请教,不知伊先生意下如何?”

“使君子请,不必客气。”伊颦回答。

于是两人迈步至一旁用来煎药的药庐中,于铺着的草席之上随意坐下。便听赵使君子问道:

“伊先生放心,我并不会将沈大郎的身份说出去,这本也与我无关。我寻你,只是因为我今日为沈大郎号脉,深觉她脉象奇异,不由困惑不已。”

伊颦点头,她已经明白赵使君子要问的是什么问题了。

“我家大郎身上流着特殊的血。沈氏的祖上可追溯至上古蛮荒时期,是一个很特殊的族群,每一位给沈氏后人切过脉的医者,都会有此困惑。乾坤颠倒,阴阳混沌,十分黏着的脉象。这是沈氏脉象的特征,却也不是所有沈氏的后人脉象都是如此。数千年与外族通婚,这种脉象已经很罕见了。查阅族谱,最开始还是代代皆如此,可后来慢慢的变成隔代才出现,及至后来,可能相隔七八代都不会出一个这样的后人。”

“原来如此,怪不得沈氏需要族医。”赵使君子点头。

“我伊家世代为沈氏族医,追溯起来,恐怕与沈氏传家的历史一般长。”伊颦道。

“伊先生之医术,乃当世翘楚,老朽也是自叹弗如啊。”赵使君子道。

“使君子客气了,术业有专攻,你我擅长之处不同罢了。”

“今日,老朽真是大开眼界,昔年跟随师尊游历天下时,曾听闻众多的古怪传说,我却一直不当真。今日才知,我这数十年,是有多么闭塞无知。”赵使君子感慨道。

“使君子,这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而吾等所知,不若沧海一粟,实在少得可怜。”

“说的是啊。”

“使君子,不会将这些都说出去吧。”

“呵呵呵呵呵……”赵使君子大笑,道,“奇闻奇事,即便说出去,也无人相信。况且,老朽绝不是多嘴之人,今日听伊先生一席话,权当听了一折话本故事,打发时间了。”

“使君子妙人。”伊颦笑赞道。

作者有话要说:  文中诗:出自《诗经·国风·周南·桃夭》,是一首描写年轻女子出嫁的诗。

快要进入第三卷的主线案情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