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便是忧虑建虏火炮之事,还有各军援兵之事,亲自来与温越商讨。
与建虏之战乃是大明全国之战,光靠温越一人是不行的,必须有客兵援助。
而建虏又狡猾至极,大战一起,不仅会袭扰山海关,也会从蒙古绕境,袭击喜峰口,大同,延庆,宣州等地。
因此,接下来的北边战斗,该如何调动援兵,如何迎敌,都要有个详细谋划。
来的首要官员,是兵部侍郎张霖若。
这张霖若乃是兵部的实权人物,颇得崇祯帝的赏识。
除了以上两个事情。
他另外还有来向温越求购子药之事。
建虏使用火炮火器的事情传出,让大明边将都十分忧虑。
因此加强军中火力需求的呼声日益升高。
所有人都清楚,平虏伯麾下所使用的火药威力非凡。
在当前的大明国内,谁敢逼迫温越公开其独特的火药配方?
那些文官虽然叫喧,但也只是叫喧,真正敢动手的,完全没有。
因此,众人转而寻求向温越购买威力强大弹药作为替代方案。
持有此意愿的,除了祖大寿、马世龙等人外,兵部内部也有类似打算。
张霖若等官员的一项任务便是向温越采购一批此类弹药。
如果可行的话,还希望能购入一些优质的火铳。
收到这个消息之后,温越立即召集众人进行商讨。
众人认为,考虑到库存中有大量的火铳及其配套的弹药,可以考虑对外销售一部分火铳。
只要严格控制弹药的供应,就能够确保自身不受威胁。
众人都明白,如果没有弹药的支持,火铳就失去了其作为武器的作用。
而卖给友军,可以提高友军战斗力,在战场上也能发挥些作用。
……
六月底。
温越决定给将要北上的青牙军甲乙军全体将士,放五日休假。
而在放假前的一日。
温越要定下北上的将领人选。
在外出征战的机会面前,青牙军各将领成员,都表现出了极高的积极性和竞争热情。
张大春的激烈反应尤为引人注目,他在会议上大声请求,希望能够再次随军出征。
然而这样的举动却引来了同袍们的集体白眼。
大家都记得,去年他已经跟随大将军参与了对流贼的征讨,现在又渴望参与对建虏的战役。
这无疑是在争夺有限的立功机会。
尽管面对众人的一致鄙夷,张大春并未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