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六零年代好家庭周愈 > 174 高调(第3页)

174 高调(第3页)

有的为了表示公平,也可以让社员们互相评定,评出每个社员的底分。

一般每年年初评定一次,在一年里基本就是固定不变的。

比如一个壮劳力,经过评定就是十分,一个壮妇是七分,然后上工的时候,早上占百分之二十,上午百分之四十,下午再百分之四十。

这些都是根据社员们干活儿的多少、力气来评定的,比如说锄地快慢,挑担子多少斤走得快慢等等。

时间干满,活儿过关,这分就可以拿到。

这种最容易打击社员的积极性。

所以也有其他方法配合,可以包工,把一个活儿评定多少工分,然后交给几个人干。还有些要求按量记工,像割草、拾棉花等。若是有加班、紧急的活儿,也要适当给社员加工分。再有一些杂事或者专项技能要求比较高的,只能某人或者某几个人做,就要单独记工分。

但是在莫家沟,只有一种,那就是队委会说了算,说几分就是几分。

为了表示公平公正,崔宗德让社员们集体评定。

周明愈就直接让社员不记名投票,又解决了一部分社员的问题。

莫家沟大部分社员姓莫,除了崔姓,还有张、孙等户。这里面很多人当初受过莫树杰爷爷和祖父莫文渊的恩惠,虽然有人升米恩斗米仇,受了恩惠不但不报反而反咬一口,却也有人是知恩图报的。

当初那些帮着莫树杰把成分压倒中农的,就是知恩图报,他们对莫树杰一家充满同情,现在有机会重算工分,当然也尽可能地给多一些。

毕竟,哪怕莫树杰分的少,他们也没多吃一口,全都被队委会的人拿走的。

既然如此,干嘛不给莫树杰家多一点?

如果让他们直接说,可能都不敢得罪崔宗德,可周明愈说投票是不记名的,投红豆绿豆,所以他们觉得没事。

周明愈根据莫树杰一家和别人的对比,评定莫树杰适合干精细活儿,会伺候牲口,会编席编筐子,而且还认识字,完全可以做保管一类的工作。

如果做这种工作,那一天是有十工分再加补贴的,至少有十二工分,现在九分是必须的。

而沈淑君做活儿也不慢,比很多妇女都好,比起崔宗德家的老婆子媳妇更好,他家的都拿十分,沈淑君和她们一比拿十五都不过分。按照正常,沈淑君至少可以拿六分半的,以六队的水平可以评七八分的。

现在才给她三分,还经常被找借口扣光拿不到。

莫应棠虽然才十五岁,可他干活拼命,十分也是可以拿的,就算九分社员们也心服口服。

大家都一起干活儿的,很多人都挺喜欢这个孩子,不说话,闷头干活,谁有干不动的知道搭把手,一点也不吝啬力气。

所以有些社员尤其家庭有盈余的老人和女人,都喜欢偷摸给他口吃的。

二弟莫应斐也能有六分。

三弟现在只能割草或者干杂活儿,记件拿工分。

周明愈和莫茹也知道,最重要的不是如何评定这一家的工分,而是如何保证他们努力干活儿就能拿到应得的。

怎么才能保证,崔宗德这些人,不找茬故意克扣他们的工分。

村里没有可以和崔发忠相抗衡的人存在,那就治标不治本,除非有另外一股力量可以抗衡崔发忠,才有可能。

能和崔家抗衡的,也只有莫家。

莫家有能立得起来的人吗?

他们也很期待。

一场生产队会议,重新评定好莫树杰一家的工分,又把这几年的布票、棉花票、油等都算给他们,已经给的就在里面扣除。

那会计噼里啪啦打一通算盘,也算不出个所以然来,不是说账目不对,就是说以前有发过的等等。

最后莫茹把账本拿过去,让莫应棠帮她念,她用笔算,没一会儿就算出几个账目来。

“崔会计,有些模糊不清的我们也不计较,可明白有账的还是要算清楚。”她说完把账本往桌上一扔,笑了笑。

他们没有要求额外的补贴,只不过要回家里应得的而已。

崔宗德虽然脸色很难看,但是崔发忠有言在先,他却是不能反对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