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征救女神系统 > 第21章 老臣有话说(第1页)

第21章 老臣有话说(第1页)

“平衡与制衡,往小了说是驭人之术,往大了说,那就是君王之道。现在大臣们铁板一块,如果陛下没有可以依仗的势力,那么如何做一个帝王呢。君王的威严需要力量,需要技巧,需要智慧,唯一不需要的,可能就是善恶。”“可朕现在太弱了。”“弱?陛下一点也不弱,弱的是大汉。”“朕就是要中兴大汉!”刘辨前倾着身子,急切地说道。身为君王,刘辩总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这种情感王允在曹操身上也能感受到。“嗯,大汉的底子还在。只要陛下能控制好朝廷,也许还有中兴的希望。”王允如此说,倒并不是安慰或者稳定小皇帝,而是实际情况就是如此。源世界中,对大汉有句评语令王允印象深刻:“历朝皆以弱亡,唯汉独以强亡。”历经秦、汉两世,尤其是汉武帝一番“穷兵黩武”,北方匈奴彻底衰落。虽然此时东北有乌丸,西北有羌族,提着脑袋劫掠一下边境尚可,要动摇大汉国本,恐怕连他们自己的首领都不敢想。至于农民起义,规模最大的黄巾军,从张角兄弟打起义旗,到灭亡,也不过八个月的时间。别的王朝行将灭亡,总是人才凋零,或者奸佞辈出,祸国殃民。可反观东汉,人才方面,《三国演义》上面不说主角,就算二线配角,放到其他朝代,也是超一流文臣武将。军队就更不用说了。这个时期的军队,绝对称得上百战雄兵。源世界的历史中,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决战,虽然大胜,但旷日持久的战争也让曹军身心俱疲。但就是这样的状态,曹操依然挥兵北上,碾压乌丸,攻克柳城。说到底,东汉最终走向灭亡,就是因为这些军队、人才太强大了。加上东汉特殊的门阀制度,正常的上升阶梯全部被封死,逼得一个个强人野心勃勃,跃跃欲试。最终在魏蜀吴的无休止的占中中,被榨干了最后一滴血。魏晋政权正是建立在东汉这个巨人的尸体之上的。“真的?子师说的是真的么?”王允点了点头,道:“但是现在,最重要的是先让何苗名正言顺地掌握禁军。”“好,朕听你的!”王允想了想,说道:“但是你舅舅如果太强大,以他的性格,也不好,因此,我建议你培养一会制衡他的力量。”刘辨想了想说道,“曹操?”王允点了点,说道:“陛下果然聪慧。我和孟德相厚,但这不是我推荐他的理由。陛下应该明白,因为出身,他已经被划到了阉党的圈子里。世族是不会接纳他的。让外戚和世族相争,再用曹操来制衡外戚,正合适。不过一定要小心。”刘辨道:“好。子师,你愿意当我的老师么?你说的这些,以前的师父们也提到过,但是他们都没你说的清楚,云里雾里的。”“圣人之言读多了,有些话,自然而然就说的隐晦了些。微臣不会哪些,所以话就说的直白。也好,有你这么聪明的学生,我也很高兴。”“有子师的辅佐,我大汉中兴之日可待!”刘辨高兴地说道,这时候笑起来的样子终于有了一个孩子的样子。“说好了,我只是当老师而已,可不参与朝政。千万必要让我做官,我现在做个闲职,特别好。”刘辨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还有,曹操的力量要暗中培养。现在咱们的目的是让你舅舅帮你和那些大臣斗,只有让外戚和世族争下去,你才能慢慢掌握权力。”“朕明白,朕会想办法在暗中强化曹操的力量的。”“还有呢?”王允富有启发性地看着刘辨。刘辨想了片刻,突然点了点头,说道:“同时,我还会培养一支能够制衡曹操的力量。”王允高兴地点了点头,然后再次行礼,告别了皇帝。王允离开后,另一个小小的身子从阴影中走了出来,正是陈留王刘协,“皇帝哥哥,这个老头让你重用曹操,会不会有什么私心?”刘协虽然还很小,但已经非常聪明。历史上,刘协的一生是真正的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像不倒翁一样。生生熬死了曹操、曹丕父子。而且生活的还不错,绝对称得上是结局最好的“亡国皇帝”了。“人都有私心,你不能要求他们无私到没有私心的地步。关键是,我们要有自己的判断。你觉得子师说的对否?”刘协道:“很有道理。皇帝就应该像他说的那样子。”“从善如流,那我们就应该按他说的去做。我发愁的是如何用曹操在暗地里制衡舅舅,那用谁去制衡曹操呢?”刘辨和刘协同时陷入了沉思,然后在一瞬间,同声说道:“司马家!”关于平衡、制衡的观点,实际上都是历朝历代皇室教育的一部分,既有言传也有身教,确保皇帝登基之后,立即就能进入状态。但是此时的小皇帝一则因为生在动荡之际,灵帝又是突然驾崩,对他们这方面的教育还远远不够。二则是此时朝廷的发展还没有宋元明清那么集权化,对皇帝的培养也没有那么系统化,很多事情还要靠皇帝自己的能力和悟性。毕竟,皇帝这份工作,全天下就一个人干。不经过足够的积累、分析,普通人根本无法胜任帝师这份工作。这就像是你一个月收入只有二三千的人屌丝,却跑去给马云爸爸当战略顾问一样。站的高度根本就不同。王允在告别了皇帝后,又去了何苗府上。在二人困难的交流后,何苗终于理解的王允的意思。在王云离开后,立即就备马进宫,和自己的妹妹去商量了。入夜之后,司马家家主司马防被秘密接入宫中,在和皇帝、陈留王聊了近两个时辰后,才离开了皇宫。没人知道他们聊了些什么,只有送司马防离宫的太监知道,司马防离开的时候,老泪纵横而又踌躇满志。同时,在袁绍府上,几位大臣决定,无论如何,不会让何苗就任中军校尉,西苑禁卫军必须被袁绍拿到手中,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大臣们的利益。王允回府后,也叫来了曹操,二人一边喝酒,一边在月下聊天,直到深夜。这一晚平静的洛阳,暗流汹涌。王允第一次上朝,很多规矩都不懂。但是作为一个老糊涂,而且据说前一天还遇刺了。于是也没有人过分苛责他。大臣们要打起精神,为今天新的战斗做好准备。小皇帝一晚没有睡,但并不显得疲惫,反而有大战之前的兴奋和激动。随着大太监的唱喝,就像裁判喊了开始一般,大臣拿着奏本开始指斥何苗的过失。文官善于骂人,历朝历代果然如此。在这些大臣的奏本中,何苗俨然成了古今第一恶人、奸臣,不被凌迟处死,就已经是天理难容了,根本没有资格担任禁军指挥。尤其是三位大臣的死,更是和他脱不开关系。袁绍虽然家世显赫,但是现在的官职也并不高。因此,王允能够很方便地观察他。在其他大臣落井下石的时候,袁绍一句话也不说,只是静观其变。“这小子,藏的够深的啊!”看来,他还不愿意和何氏彻底撕破脸啊,也就说,他还不打算得罪何苗。但如果何苗拿不到禁军,那么作为何进副手,长期在禁军当中,彼此熟悉,互相信任,禁军很可能顺理成章的落到他手里。这种权力游戏,王允再熟悉不过。再考虑到历史背景,稍一思考,就明白幕后主使是谁了。当然,如果没有刺杀事件,没有司马懿的警告,这些事情王允才懒得去管。但既然惹到了自己,那自己也不能继续怂下去,必须怼回去!但众臣指斥何苗,他却沉默不语。哼,好小子,不想得罪何氏,还想拿到禁军,当了婊子还想要牌坊,哪有那么容易?“陛下,老臣有话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