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光说:“我不知道,章允儒知道。”
章允儒出场,回答:“现在没有,原来看过。”
温体仁骂:“王永光和章允儒是同伙,结党营私!”
章允儒回骂:“当年魏忠贤在位时,驱除忠良,也说结党营私!”
崇祯大骂:“胡说!殿前说话,竟敢如此胡扯!抓起来!”
这句话的对象,是章允儒。
章允儒被抓走后,辩论继续。
温体仁发言:“推举钱谦益,是结党营私!”
吏部尚书王永光发言:“推举内阁人选,出于公心,没有结党。”
内阁大臣钱龙锡发言:“没有结党。”
内阁大臣李标发言:“没有结党。”
崇祯总结陈词:“推举这样的人(指钱谦益),还说出于公心!”
二次休会
再次开场,钱龙锡发言:“钱谦益应离职,听候处理。”
崇祯发言:“我让你们推举人才,竟然推举这样的恶人,今后不如不推。”
温体仁发言:“满朝都是钱谦益的人,我很孤立,恨我的人很多,希望皇上让我告老还乡。”
崇祯发言:“你为国效力,不用走。”
辩论结束,反方,温体仁获胜,逆转,就此完成。
史料记载大致如此,看似平淡,实则暗藏玄机。
这是一个圈套,是温体仁设计的完美圈套。
这个圈套分三个阶段,共三招。
第一招,开始辩论时,无论对方说什么,一口咬定,没有结案。
这个举动毫不明智,许多人被激怒,出来跟他对骂指责他。
然而,这正是温体仁的目的。
很快,奇迹就发生了,章允儒被抓走,崇祯的天平向温体仁倾斜。
接下来,温体仁开始实施第二步——挑衅。
他直接攻击内阁,攻击所有大臣,说他们结党营私。
于是大家都怒了,纷纷出场,驳斥温体仁。
这也是温体仁的目的。
至此,崇祯认定,钱谦益与作弊案有关,应予罢免。
第三阶段开始,内阁的诸位大人终于意识到,今天输定了,所以主动提出,让钱谦益走人,温体仁同志随即使出最后一招——辞职。
当然,他是不会辞职的,但走到这一步,摆摆姿态还是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