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1897年,由农业部组织的国外农业物种采集活动中,我们的研究人员首次在西非尼日尔河流域发现了当地黑人种植的这种非洲本土水稻品种。”
这些采集自西非的稻种,除了野生的短舌野生稻,大部分是的光稃u稻,或者称为非洲稻种,相对应的则是起源于远东帝国的亚洲稻种。
安德烈接着说道:“我们通过研究论证,西非地区的光稃稻可能源自野生的短舌野生稻,两者有诸多相似点,光稃稻保留了很多短舌野生稻的原始祖征。”
“但是这种非洲本土水稻品种,因为种种原因,产量上难以和亚洲水稻相提并论,种类上也远不如亚洲水稻延伸的多,我们暂时只发现了两种区别不明显,未来可能会分化的光稃稻品种。”
所谓种种原因,根本上是黑人农业技术上发展过于落后,就拿光稃稻和亚洲水稻来说,远东帝国早在万年前就开始人工种植水稻,而光稃稻的历史可能只有两三千年。
而且非洲黑人本身不擅长农耕,这使得光稃稻原产地尼日尔河流域,也只有少量种植,而且手段十分粗糙,在缺乏人工选育的情况下,光稃稻产量自然难以和亚洲水稻竞争。
目前东非种植的亚洲水稻,产量普遍在一百七十公斤以上,在实验田甚至达到过四百三十二公斤的记录。
而光稃稻实验田产量只有区区七十五公斤,两者差距十分明显,如果没有罗安达市农业研究所的各种优质条件和悉心照料,产量只会更低。
于是凯尔德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安德烈教授,既然这种水稻产量远低于我国当前阶段种植的亚洲水稻,那我们研究他的意义在哪里?”
对于学生的质疑,安德烈教授没有不悦,反而颇为自得的说道:“对于我们农业研究所来说,提高物种产量,选育优良品种确实重要,但什么是优良品种,这就复杂的多了,就拿光稃稻来说,我在种植前就知道这种水稻品种产量低,所以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那我看中的是什么?答案是光稃稻的其他特性,光稃稻作为一种由西非黑人培育出来的本地水稻品种,很大概率是由短舌野生稻演化而来。”
“所以光稃稻天然适合西非地区的气候特征,如果你们地理知识过关的话,应该知道西非的气候和东非很多地区类似,也就是热带草原气候类型。”
“而且作为一块大陆,西非在物种演化,多样性方面和我国基本上是一致的,这就涉及到光稃稻在非洲大陆的长期培育下,发展出对当地原生病虫害和气候更强的抗性。”
何波继续问道:“但是对这种品种的研究应该如何转化成实际应用成果呢!”
安德烈说道:“你所顾虑的问题确实存在,不过我可以透露一个你们在大学所接触不到的知识,那就是水稻杂交技术,这种技术就是通过两种水稻杂交,从而获得两种水稻的优点,从而培育出一种更具优势的水稻品种,目前姆贝亚市水稻研究中心,已经有了初步成果。”
“如果姆贝亚水稻研究中心的杂交水稻技术得到突破,那我们所的光稃稻,就不再是无用之物,日后我们可以利用杂交技术,将光稃稻的优点和其他水稻品种相结合,把光稃稻的优点转嫁到新水稻品种上。”
“光稃稻耐旱,耐当地病虫害的一些特征就可以应用到未来我国水稻生产中去。”
东非其实是当前世界水稻研究领域的中心,在世界强国中,只有东非和日本两个国家以水稻为主食。
而日本相对于东非来说,本来就相对落后,且日本近些年疯狂扩充军队力量,从而更无法集中精力于其他领域,所以东非成为世界上对水稻种植技术研究最发达国家。
而杂交水稻就是东非当前阶段重点攻克的农业研究项目之一,但是杂交水稻研究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短时间内很难出成果,东非对杂交水稻项目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到现在也才十几年时间。
这还是恩斯特根据前世高中生物遗留的记忆,对东非科学事业进行了“微不足道”的指导下开展的,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确立了正确研究方向之后,东非姆贝亚水稻研究中心率先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