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春分。
在中国北方,这个时节还是白雪茫茫,然而在岭南广州府,却早已是春色盎然。
大拍卖刚过,广州城西铸铁广场人挤人的景象未见消散,反倒越发热闹起来。尚可喜亡于厕的铸铁像似乎成了一个新地标,吸引大量老百姓前来围观。
铸铁广场附近,许多拍得商铺、货栈的西洋商团陆续入驻入驻,为广州增添了积分异域色彩。
其中位置最好的一处商住两用宅院,为荷属东印度公司捡漏拍得,现在已经开业,欢迎所有中国商人前去洽谈、出售商品。
荷兰商馆内的,一栋可以俯视铸铁广场的小楼上,有个西洋人已经对着窗户连续发了三天呆。
此人名叫伦勃朗·凡·莱因,来自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是一个落魄画家。
年少时,伦勃朗也曾经倍受瞩目,被视为荷兰最后前途的年轻画家之一。可惜二十年前,他在创作一副布面油画时,令雇主十分不满,继而被整城人嘲笑。
从那时起,再也没有人花钱找他画画。伦勃朗债台高筑,只能靠创作适合大量印刷的铜版画,维持穷困潦倒的生活。
一年多前,一个伦敦来的老朋友请伦勃朗喝了一杯来自东方的神秘饮料——红茶。又给他绘声绘色地讲了一遍《每周新闻》上刊登的故事。
从此,伦勃朗就迷上了那个叫中国的遥远国度。
他翻阅了所有能找到的书籍,,又造访了好几个中国回去的水手,得到了许多信息。
最后,伦勃朗确信中国的大明皇帝正在进行一场伟大的战争。就像《每周新闻》上所说的那样,这是一场抗击野蛮,守护文明的战争,重要性足以媲美君士坦丁堡战役。
如果明国战败,马可波罗游记里描述的,那些美轮美奂的艺术品无疑会淹没在野蛮之中。
于是,他向朋友借了几百荷兰盾,搭乘一艘商船来到中国,希望在东方艺术消失之前,能亲眼鉴赏一番,最好再收藏几幅慢慢研究。
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一点都没错。伦勃朗刚抵达中国,就接到一个大订单。
凡·科恩花了两百个荷兰盾,委托他创作一幅画,说是要当礼物送给中国皇帝。
伦勃朗根据凡·科恩的夸张描述,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创作出《荷兰舰队炮轰广州城》。
不过当他参观完铸铁广场,看过那些刚遭遇苦难的百姓后,他发现之前那副充满政治味道,为东印度公司歌功颂德的作品没有灵魂。
伟大的作品,应该刻画那些受过苦难后,又在铸铁像前吐口水、诅咒、烧纸吊唁和摆摊做生意的普通人。
就在他感觉构思已经清晰,准备下笔时,一个公司职员“噔、噔、噔”跑上小楼,向他叫道:“嘿,画师!凡·科恩爵士让你马上进城,觐见大明国皇帝。”
……
广州行宫内,朱由榔反复观摩着荷兰人凡·科恩送来的画卷,越看越觉得顺眼,越看越觉得这就是他心中想要的东西。
当然,吸引他注意的不是画中包含的内容,而是画卷的绘画风格——非常像他以前见过钞票。
无论美元、英镑、日元,还是其他什么货币,只要是纸币,上面印刷的图案几乎都是这种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