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的忙去叫人,不多时,玉娘和柳凝香相携而至,再加上其他武师乐师,众人又将前堂挤得满满当当。
傅玦再问这位于公子,柳凝香和玉娘对视了一眼,柳凝香道:“民女记得此人,他送的礼物十分得民女心意,那盆芍药花至今还在民女房中,还有驱蚊虫的药草,我们挂在帐中,夏夜里少受许多苦楚。”
傅玦随即问:“你可是最喜欢芍药花?此事可有别人知晓?”
柳凝香点头,“民女的确喜欢芍药,我们戏班里知道的人不多,因民女三年前第一次登台,唱的是与芍药花有关的戏文,因此民女对其格外钟爱。”
傅玦心底微动,“什么戏?”
柳凝香道:“是一出名叫拈花令的折子戏,民女正好唱了芍药这一折,这是湖州本地的戏文,为初登台的戏伶所唱,民女只有前三个月唱过,之后便再未唱了。”
此言令傅玦觉得古怪非常,三年之前唱过三个月,之后两年半未唱过,他们还从湖州千里迢迢到了京城,京城里的人是如何知晓她喜欢芍药的?
而此人所送之物,多为湖州特产,难道说,此人其实是湖州人?
傅玦道:“你在湖州唱了几年,可曾遇见过对你颇为痴迷的客人?可有人为了你与人生出争执?又或者,在湖州之时,是否有人常常送你芍药花这样的礼物?”
傅玦这一问,柳凝香面色顿时微变,她无错的看向一旁的掌柜,显然掌柜也知道什么。
掌柜的道:“王爷这一问,小人想起来一事,在湖州时,凝香的确有个颇为古怪的客人,此人常送不算贵胄却颇为实用之礼,开始只是些香囊手帕,凝香也不是嫌贫爱富之辈,尽数收下,后来逢年过节,又送些花灯泥人这样的小玩意儿,也送过几次芍药花,这些也就罢了,后来此人竟然开始送凝香贴身的女子内衫——”
柳凝香面露窘迫,掌柜的越说越恼,“此人送礼,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可他竟然送这样的私密之物给凝香,分明是存了不轨之心,后来我们派人在戏楼盯守将人捉了住,又狠狠地将其教训了一顿,从那以后,此人再未出现过。”
“教训他是何时之事?”
“一年半之前。”
傅玦又问:“此人姓甚名谁,做何差事?哪般形貌?”
“此人名叫刘元,是我们当地一个药材铺子的学徒,此人个子高,生的其貌不扬,形容甚至十分邋遢猥琐,家境亦贫寒,难怪他不敢露面,就凭他那副模样,又如何得凝香的青睐?”
傅玦和戚浔对视一眼,药材铺子的学徒,便懂些医理,又是其貌不扬的高个子,难道说,此番在京城谋害袁望山和康槐安的人便是这个刘元?
傅玦又继续道:“你们是如何教训他的?他既然是本地人,又怎会再未出现?”
“当日我们狠狠打了他一顿,并不许他再来戏楼,此事传扬了出去,他或许也没脸见人了吧,也没在药铺做学徒了,谁也不知他去了哪里。”
掌柜的面露惊恐,“难道害人的是他?!”
这般一说,柳凝香也白了脸,戚浔这时在傅玦身边道:“王爷,这位于公子此番送来的礼物多有药材,除了驱蚊虫的草药之外,还送过一个安神的香囊。”
傅玦问柳凝香,“你可收到过他送的安神香囊?”
柳凝香一怔,不知想到什么,面色忽然更为惶恐,“民女的确,的确收到了一个香囊,是安神的药囊,那阵子民女睡得还算好,于是……于是民女将药囊送给了,因为写《谪仙令》的曲子而失眠的槐安……”
戚浔猛然想起康槐安床头挂着一个锦囊,“是不是那个靛蓝色的锦囊?”
柳凝香紧张的颔首,“是,就是那个。”
傅玦立刻起身去找那个锦囊,当日看到锦囊之时,傅玦只觉颜色太过沉素,显得康槐安性子纯直,可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个香囊乃是柳凝香所赠。
香囊仍然挂在床头,只有拿在手中,才能闻到淡淡的药味儿,傅玦略作检查,直接将香囊打开,里头果然是安神的药草。
“你何时赠给康槐安的?”
跟来的柳凝香已经快哭了,“三月中,我拿到之后便知道是安神用的,到了三月中,槐安与人说他夜里睡不着,我便想起此物,便拿给他带着,他一开始随身带着,后来发觉挂在床头便好,便挂着了。”
傅玦想起康槐安两月来的踪迹,他生过一次病,除了着凉之外,便是忧思深重导致的夜间难寐,而那个时辰,刚好就是在三月中旬。
康槐安那阵子的确有这个毛病,吃了一次药后再也没去过,想来便是用了柳凝香的药囊,凶手看到康槐安带着自己送给柳凝香的东西,自然会觉得心底不忿,若是再怀疑康槐安和柳凝香关系匪浅,那便更有动机心生杀意。
傅玦想通了此间关节,对李廉道:“查康槐安三月中旬之后去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