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人生1984免费 > 第190章 岂有此理求订阅(第3页)

第190章 岂有此理求订阅(第3页)

他的要求是,耗粉量低、光泽度强、兼容性广、整体效果接近原装,价格合理,高性价比!

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生产的a遥遥领先,就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

那肯定是行不通的。

国外的采购商人并不是傻子,他们会进行对比。

如果你的新型产品,并不能给他们带来好的体验、好的销售,那他们很快就会抛弃你。

他们才不管你是不是所谓的新型a!

所以,李云海必须精益求精,不断的开拓创新,继续研究开发,才能在世界a中立于不败之地。

李云海之前请的那个研究团队,仍然留了下来,他再次投入了500万,进行新配方和生产线的优化设计。

他还邀请了机械设备制造方面的大佬加入这个团队,将整个科研团队的人数,扩张到了100人。

李云海给每个科研人员的每月补贴,提高到了300块钱。

100个人,每个月的补贴费用就高达3万元,一年就是36万。

此外,他还设立了高额的奖金制度,凡是做出科研成果来的,都有不菲的奖励。

他比任何人都明白知识的价值。

比起研究新型a来,对配方进行优化,开发新的生产线,相对来说又要容易一些。

经过一番扩建,a分厂,一共拥有生产线10条,其中黑色7条,彩色3条。

省化工研究院的研发中心,等于成了李云海的御用研发中心。里面的研发检查设备均为世界先进水平的进口设备。

此外,李云海又投资建设了一条树脂生产线。

a的总产量达到了一年6000吨,其中黑色a的年产量是4200吨。新的生产线,也就是彩粉达到年产量1800吨。

每个月达到了500吨的生产量。

碳粉的生产线也随之增加。

经过这一番扩建,5000平方米的厂房全部用尽。

李云海有先见之明,考虑到后续的发展,立马向政署申请新的工业用地。

西州市里划拨了2万平方米的土地给四海耗材厂。

李云海和省建工局合作,再次建设更多的厂房。

关于招工的事宜,李云海和林小凤商量,还是从农村招工。

农村人吃苦耐劳,老实听话,工资待遇要求不高,完全满足工厂的基本生产需要。

李云海回了一趟老家,和邵玉清合作,在乡里招200个工人。

他招人以初中以上学历为主,如果是高中学历就更好。

邵玉清自然全力配合,在全乡各村贴出告示,又在各村喇叭里喊话。

200个工人,很快就招齐。

这些人都是青年后生,初中或者高中学历。

有了工厂和老员工,再带新员工就很快捷。

这次他多招了不少人,以备不时之需。

李云海的工作重心,自然而然的放到了工厂上面。

因为工厂已经成了生产金钱的机器!

四海商店和四海学校的收入也很稳定。

随着计算机普及化的展开,四海商店每天都能接到不少零售和采购业务。李云海参加广交会期间,店里的销售也赚到了40多万。

四海学校每个月的培训收入是20万左右,上机收入达到了10万左右。

这两个产业加在一起,每个月有70万左右的利润,也算十分可观,足够李云海用来维系日常支出。

耗材厂接到的订单,全部完成,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