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第二章铜首矿坑
铜首坑场好地方!
每天只有窝窝头!
二尺八长好汉子!
三天就要脱层皮!
半死不死鬼见愁!
……
苍凉戚悲的号子歌在铜首坑场上空长久回荡着。
上万名赤luo着上身的苦役们,像蚂蚁一样在似平放着大锅的铜首坑场的大坑里上下辛勤劳动着。
数百名监工手持长长的皮鞭,混杂在苦役们中间,不时大声叱喝催促着他们劳动,并毫不吝啬挥舞手中的皮鞭。
作为帝国西北高原最大的露天铜矿,铜首坑场一直是帝国将罪大恶极的重刑犯流放在此服苦役的地方。
出于某种不可明言的原因,在西北高原十多个矿区中,铜首坑场是条件最为恶劣、死亡率最高的一个。
帝国境内,有些心地仁慈的贵族,不忍心以血腥的手段来镇压领地上反抗的属民,就千方百计将他们送到铜首坑场去接受一下教训,学习一下做人的道理。
事实证明,铜首坑场的教育效果非常的好。再怎样恶劣的暴民,一去之后,再没回来和贵族老爷作对了。
可是,世上总有些多管闲事的人们。
只见去不见回来的事实,让帝国学子学士阶层对此屡屡发出严厉批评。
七神教会亦婉转向帝国提出了意见。
考虑到各方面的反映,于是。内阁大发慈悲,决定铜首坑场服刑一年等于它处三年刑期。
然而,真正能从铜首坑场活着出来地人,依旧廖廖无几。
“一、二、三,弟兄们使劲拉!”
一名戴着双手双脚被连体铐的青年喊着。
“拉!”
另一名虎背熊腰壮实如牛的壮汉将绞盘链头扛在肩上,使劲拉着,并让同伴们发力。
十多名苦刑犯一起发力。吼叫着拉。
绞盘机发出不堪重负的声音。
装着几千斤矿石的藤筐从二道叙坡上被摇摇晃晃拉了上来。
“加油,拉!”
青年不住喊着。
壮汉等人生拉硬拽之下。花费了不少时间,终于将藤筐拉上来。
“勾竿队,勾住底筐!运货队,组人梯运货!”
青年又发出新的指令。
七、八名苦刑犯将长长的勾杆,同时伸出,死死将藤筐勾到崖边。
二十来名苦刑犯排成传送人梯,将矿石一块块送到三道叙坡上地运矿独轮车上。
根据分工协作原则。一块矿石从二百多米深的坑下,运到坑顶,得经过五道不同地程序。
这样一来,能极有效杜绝某些人私下里做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