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响铭跳下毛驴,带着闻小花走到施粥处。
他来到负责官员身边,拱手行礼:“大人,在下这厢有礼!”
这名官员看唐响铭年纪不大,衣着普通,但身体结实,阳光帅气,气势不凡,眼光睿智,一身雄风霸气。
一般人哪有如此气势?
怕不是寻常之人!!!
他心中一紧,作揖还礼。
唐响铭微笑:“在下唐响铭,请问大人尊姓大名?”
官员道:“本官李铁,顺天府经历。”
“经历”乃官职,从七品。
唐响铭看向灾民:“李大人,灾民每天喝稀粥,恐怕支撑不了多久,数日之后,必有死伤。”
李铁叹息:“官府缺钱缺粮,没有办法。五千张嘴,每天的花销不是小数目。”
唐响铭笑道:“如此赈灾并非良策,整日喝稀粥,灾民奄奄一息,时间一久,不断饿死,每天都要拉走不少尸体,京城百姓看到闹心,国外使臣、外族商人则蔑视我大明,时间一久,恐生异心。”
李铁见对方话中有话,便问:“小哥可有良策?”
唐响铭问:“李大人,通洲是否有荒地?”
李铁道:“荒地不少,都是不适宜种植庄稼的贫瘠之地,缺少水源,只有杂草、灌木,不适合耕种。”
听到能长杂草,他就放心了。
能长杂草的地方,一定可以长红薯。
唐响铭问:“李大人,通洲有多少荒地?”
李铁仔细想了想:“成片的荒地,至少十万亩。”
唐响铭又问:“官府出售否?”
李铁诧异:“唐小哥,那些荒地实在贫瘠,又缺少水源,无法正常耕种,买来何用?”
唐响铭问:“且问多少银两一亩?”
李铁思索一下:“一亩三两银子,十万亩就是三十万两。”
其实,这些荒地只值一两银子一亩,三两实在是多。
李铁不想这位公子购买,花了冤枉钱,故意提升价格,令对方知难而退。
唐响铭拥有完整的历史知识,当然知道荒地的价格,但他不以为意,为帮助大明解决财政难题,多付一些银子不算什么。
大明好,他才会好!
大明完蛋,他也完蛋!
现在的“木匠”皇帝,为了财政难题焦头烂额,特别是军饷,更是让他愁坏了。
他微笑道:“李经历,这些荒地在下买了!”
李铁诧异之极:“这事不能开玩笑,开不得玩笑。”
十万亩的荒地交易,对于顺天府来说是一件大事。
一下收入三十万两银子,要知道,大明税收一年不过三千万两,一次性交易便是百分之一,如果成功,无疑是巨大的政绩!
而且这是在天子脚下,交易成功,必然惊动天子,相关官员很有可能晋升,好处巨大。
当然,购买荒地者也会被天子记在心中。
再说,皇帝非常缺钱,缺得要命,军饷恰好缺三十万两,皇上为了这三十万两焦急上火,焦躁得很。
可是,三十万两银子,购买十万亩鸡肋荒地,谁会相信,傻瓜都不信,谁信谁是蠢货。
如何使人相信?只有银子。
唐响铭取出一张五千两会票,递给李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