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说的有理!”
李氏扶着浑浑噩噩的言老爹,嘴上不住道,“当家的,先不要想那么多,没事的,肯定会没事的。”
言大还是第一次在娘脸上看到比爹还镇定的神色。
张氏护好儿子小山,“那咱们走吧,可不敢让人久等。”
……
言六郎一身锦袍,脚踏金丝软云靴,青色发带,神采飞扬。
清风一荡,身上还带着淡淡的清香气。
颁旨太监看愣了,“这就是言六郎?”
“回公公,正是言六郎。”
六郎上前一步,礼节周到,行云流水,“言泽见过公公。”
因为人没到齐,颁旨太监这才有功夫和他聊几句。
“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年纪轻轻就懂得忠君爱国,这次你受委屈了。”
言六郎面上带着合宜的笑,“公公谬赞,六郎不敢当。”
“当得起,当得起!对了,你家娘子呢?就是那个亲自作了山河图的那位大家?她怎么还没来?”
听到这句话的人心里都是一跳,妈呀,大家!那姑娘的地位已经高成这样了吗?
很多时候公公的言行,代表的就是皇上的态度。
若无皇上御口亲封,大家二字岂可说出口?当是儿戏吗!
在场的人看着少年郎的神色皆是一变。
这得是多好的运气啊。
才能从鬼门关前溜一圈,得了这天大的恩赐。
便有人忍不住看向放在檀木架上的明黄圣旨,很好奇里面到底写了什么。
言家众人姗姗来迟,昭云走在最后面。姿态端庄,从容不迫。
隔着层层人海,见到玉树临风的少年郎,不由一笑。
这一笑,又让颁旨太监觉得春光都跟着明媚了。
好一对少年夫妻,才貌双全,天作之合啊!
见人齐了,颁旨太监一脸肃穆,展开圣旨,音色略显尖锐,回荡在众人耳畔。“——言家众人听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