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机智笨探TXT百度 > 第三十章 决战前夕三(第2页)

第三十章 决战前夕三(第2页)

所以朱升在朱元璋这股势力集团中,说话也是极有份量的。

“主公莫慌!”朱升的脸上并没有焦急的神色。

“朱先生,你有妙计解救洪都?”

朱升摇了摇头,一旁的朱元璋心头一凉,又变的瘫软。

“主公莫慌,朱文正虽然是主公的侄儿,不过朱文正骁勇善战,而且把守洪都的三万精兵,并非酒囊饭袋。我相信,不管是陈友谅主动六十万军队也好,八十万军队也好。我可以断言,陈友谅绝对攻不下洪都城。”

所有人也不知道真假,不过朱升言辞凿凿的说着。众人的目光也都转移到了洪都的身上。

刘伯温此时也说道:“主公,朱先生所讲不虚。朱文正将军虽然年轻,但朱将军熟读兵书,又跟随主公多年,想要阻挡陈友谅的进攻,我相信朱文正将军,绝对不会让主公失望的。”

“但愿如此吧。”

朱升连忙说道:“主公宽心,洪都城坚,陈友谅一时无法攻破。而西面的明玉珍在四川称帝,方国珍也控制了浙东地区,张士诚占据江北,如果主公想要与陈友谅一战,这些势力继续安抚。我有一个办法,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朱元璋连忙拉住了朱升的手说道:“朱老先生,我对您是言听计从,都此时此刻了,您有什么注意,快点说啊。”

朱升也不是一个墨迹的人,朱升看了看周围的将军,又看了看朱元璋,朱升说道:“首先要安抚方国珍和张士诚。方国珍距离主公的势力最近,如果方国珍和陈友谅合兵一处,那么我们必然是腹背受敌。张士诚向来优柔寡断,虽然张士诚暂时不会进攻主公,不过万里总有一。所以主公必须派遣舌辩之士,带有重礼,先去劝说方国珍、次之张士诚。只要这两股势力按兵不动,主公必无忧亦。”

朱元璋点头说道:“好!好!先生说的对。”

此时王广洋大声的说道:“主公,我早点与方国珍打过交道,此人勇猛少谋,我王广洋原为主公分忧。”

朱元璋看了看朱升,朱升点头朝着王广洋说道:“此事非中牟可去。”

王广洋立刻双手抱拳,连忙回道:“我必不辱使命。”

此时胡惟庸也站了出来。

“主公,说服张士诚,我去。我必不会让张士诚兵发一兵一卒。”

朱升也点了点头。

现在事危急时刻,朱元璋立刻下令,派遣王广洋去稳住方国珍、胡惟庸去安稳张士诚。

刘伯温说道:“朱先生此计甚妙,不过洪都毕竟是我们后方重地,虽然陈友谅一时无法攻破,不过主公必须率兵去救。”

常遇春连忙叫道:“小小的陈友谅有什么可怕的。别说六十万军队,就是一百万军队,我老常也不在乎。”说着常遇春扯着大嗓门,冲着朱元璋喊道:“主公,我率领三万精兵,必可击退陈友谅,解救洪都。”

刘伯温摇头说道:“常江军虽然勇猛,可陈友谅势大,非主公和众位将军才能解救。”

朱元璋并非是贪生怕死之徒,而且朱元璋也是一个有宏图大志之人。朱元璋也经常身先士卒。

朱元璋连忙说道:“现在事不宜迟,我马上亲率大军,解救洪都。”

刘伯温和朱升相互的看了一眼,不由得都满意的点了点头。

刘伯温摸着自己的胡子,又说道:“陈友谅这一次看似用兵如神,不过从一开始陈友谅就不按兵法,强攻九江。我看陈友谅必亡。”

朱升看着刘伯温说道:“不错,陈友谅现在已经是孤军深入,只要我们能坚守城池,采取诱敌深入,设伏聚歼,那么陈友谅必然会大败于此。”

朱元璋看到身边的两个谋臣都是成竹在胸,这才算是安稳许多。

宏觉、常明、我们三人,无非就是朱元璋的客人,就在军机大事面前,我们三个人,根本就不够看。

当我到自己营帐的时候,我的两位哥哥也跟随着我进入到营帐之中。

“哎,我本以为可以帮忙,谁知道留在这里是多余的。”

常明在一旁絮叨着,我和宏觉谁都没有说话。

当然,我心里就想说,本来就不应该来到这里。

我还以为刘伯温是一个大草包呢,谁知道听他刚才的建议,我发现确实刘伯温这个人有点本事。

现在看来,朱元璋的成功绝非偶然。

我心里也暂时安稳了许多。

我看着常明和宏觉说道:“大哥、二哥!我看不如咱们三人不要留在这里,不如赶往应天,或是什么地方。咱们暂时隐居起来。等到天下大定的时候,在出来重建三教堂。两位哥哥感觉如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