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所以说要去应天。是因为应天是以后大明的首都。哪乱、哪打仗,都不可能波及到首都。
我不想参与任何事,而且常明和宏觉也都是方外之士。在应天周围找个地方冒起来多好。一来可以好好休息。二来,可以瞬间收收徒弟,赚钱点。准备朱元璋一统天下之后,在从建三教堂。
现在可好,本来我们就闹心的要命,常明还要趟浑水。
我心里虽然埋怨着常明不过脸上并没有表露出来。
“快!纤五匹马过来。”
常明连忙说道:“三批马就够了。”说着常明横了一眼张峰和王岧。继续说道:“让他俩跟在大军后面就行。”
常明的话,这给王岧气的。
在古代最讲究的就是身份。张峰和王岧本身就很让常明生气,要不是张峰和王岧是投靠我的。常明早就撵走了。更不可能和常明一样,并排骑马。
王岧很是生气,不过被张峰拦下。而我也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朝着张峰和王岧二人,轻微的摇了摇头。然后示意,叫他们跟在大军里,不要距离我太远。
不一会的功夫,汤和派了三个士兵,纤了三批马过来。
汤和跟我们三个人客气了一下,在士兵的搀扶下,我们都骑上了马。
这回可好了。我们从哪里来,又怎么犯了回去。
正是因为我们几个人的加入,又赶上常明是一个话匣子,所以行军的速度缓慢了许多。
这一路上常明不断的和汤和聊着。我虽然没有说话,不过一直在旁边听着。
红巾军这边,原本就是各怀鬼胎。朱元璋的义父郭子兴拿下了金陵,改名应天。准备以应天为中心,积蓄反抗大元。谁知道郭子兴没有多久,就病死了。
当然要选择一个头头,继续领导着剩下的人。
而这个人自然就是朱元璋。所以朱元璋也从少将军变成了主公。
让朱元璋没有想到的是,原本在长江下游的两股势力,也悄然出击。
第一位就是陈友谅,陈友谅自立为帝,国号陈汉,公开和朱元璋叫号。
而在长江下游的张士诚也趁势进攻朱元璋。所以朱元璋在最近的时间里,一直与张士诚交战。
九江城是长江中上游的战略要地。所以只能安排朱元璋最信任的、最有能力的人驻守。这个人自然是徐达。原本徐达和朱元璋都商量好了。朱元璋命徐达守住九江城、朱元璋则是带兵带将去战灭张士诚。就算是陈友谅偷袭九江、只要徐达死守。那时候朱元璋带兵调回,就可以两头攻击陈友谅。
谁都没有想到,陈友谅三天行军三十余里。闪电战,快速的夺下九江城。这是让所有人都想象不到的。
朱元璋这边没有虽然打退了张士诚。不过并没有完全打败张士诚。
现在九江成为了陈友谅的势力,那现在朱元璋就变成了两面受敌的局面。
所以这一次朱元璋也急了。趁着谈判可以暂时先安抚张士诚。所以朱元璋这才派遣汤和作为先头部队,赶往长江下游湖口。
朱元璋这是打算要夺回九江城,与陈友谅决一死战。
跟着大部队在一起,就没有我们五个人单独行走的累。
常明这个话匣子一打开就关不上。汤和还非常喜欢和常明聊天。
这一路上,走走停停的。没有五天的时间,我们就返回到了湖口。
在大江边上,清楚的看到了一个营地。
汤和的队伍快要到湖口的时候,就已经派出了先遣兵去送信。
在营地的大门外,徐达等人早就等待着汤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