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曾国藩家谱世系图 > 四 安庆操兵场的开花炮弹(第1页)

四 安庆操兵场的开花炮弹(第1页)

《曾国藩年谱》"咸丰十一年"中记载:"又设内军械所,制造洋枪洋炮,广储军事。"

自那次会面以后,容闳和曾国藩又长谈了两次。曾国藩认定容闳是个诚实可靠的人,给了他六万五千两银子,要他到欧美去采购机器。容闳感谢曾国藩对他的信任,回到广东香山老家,将老母安顿好之后,便扬帆远航了。曾国藩又接受容闳的建议,在安庆城外建了一个军火工厂,取名为安庆内军械所,委派杨国栋负责,李善兰、华蘅芳、徐寿等人参与,仿照洋人的办法制造枪炮子弹。杨国栋也带了三万两银子,南下广东聘请技师工匠,采买工具原料。杨国栋回来后,带来十几个匠师,安庆内军械所红红火火地办起来了。曾国藩每隔两三天都要到军械所去转一转,看一看,心里想得很美妙:先把安庆这个厂办好,培养一大批熟练的工匠出来,然后再在上海、武昌、长沙、南昌等地也开办起来,慢慢地再扩大到全国去,这就可以制造出大量和洋人一样的枪炮子弹来,以后还要造轮船,造钟表,造各式各样的精巧器具,现在先用它对付长毛,往后再跟洋人争高低,决胜负,不信中国就不可以徐图自强。

这时,左宗棠授浙抚、李鸿章授苏抚、沈葆桢授赣抚的上谕也相继下达。又批准新建淮扬、宁国、太湖三个水师。淮扬水师统领为黄翼升、宁国水师统领为李朝斌、太湖水师统领由彭玉麟兼任。不久,曾国荃由荷叶塘来到安庆,并带来了新募的六千湘勇,加上吉字营和贞字营的原有人数,已达两万。现在,苏皖赣浙四省的巡抚,或为朋友僚属,或为门生部下,调度分派,犹如指臂,更兼陆军壮大,水师齐备,文武同心,上下协力,应是谋取江宁首功的时候了。曾国藩召集湘军高级将领和全体参与军机赞划的幕僚们,在安庆督署内日夜商讨进兵江宁的大计,最后在汪士铎提出的分布攻守之策的基础上,综合其他人的有益建议,制定了三面并举、五路进军的用兵总计划。

三面并举,即由以吉字大营为主体的湘军从西面,以湘军分支楚军为主体从南面,以及以淮军为主体从东面同时并举,合围金陵。这三方面的统帅分别为曾国荃、左宗棠和李鸿章。五路进军,是指西面的四支陆军和长江水师五路军队齐头并进。陆路四支人马:曾国荃由芜湖、太平取秣陵为南路,鲍超由宁国、广德进取句容、淳化为东路,多隆阿由庐州、全椒进取浦口、九洑洲为西路,李续宜由镇江取燕子矶为北路。这四路以曾国荃的南路为主攻,其他三路为游击之师打援。鲍超、多隆阿、李续宜都想得攻克金陵首功,但掂一掂声势、实力,都不能跟曾国荃相比,也便罢了。

会议完毕,各路将领都来向曾国藩辞行。曾国藩笑眯眯地对大家说:"明天一早都到阅兵场去,我请你们看个把戏,权且为各位将军壮行色。"大家不知总督大人要玩个什么把戏,都抱着好奇之心,第二天一大早便会齐在阅兵场。金保门外阅兵场,正中摆着一门擦得锃亮发光的短炸炮。这种炮,将士们都称之为田鸡炮。因为它的炮身很短,成四十五度角朝天,极像一只前肢撑起的田鸡(青蛙)。旁边一只大竹筐里堆满一筐新铸的炮弹,每个炮弹上都围着一条红绸,十分引人注目。田鸡炮的另一面放着垒起的一包包火药。田鸡炮的周围放着几排靠背椅,一百多名湘军、绿营的高级将领规规矩矩地坐在椅子上,一齐望着这门田鸡炮和它旁边的杨国栋、华蘅芳、徐寿、李善兰等人。当曾国藩走进圈子中时,全体将官一齐站起。曾国藩以少见的喜悦招呼大家坐下,大声说:"今天请各位来看看我们内军械所最近铸造的开花炮,这是若汀、雪村他们经过几个月的殚精竭虑造出来的,前天已试验过一次,放了三个,个个开花,今天大家也来开开眼界。开花炮是洋人造出来的,正式用在战场上还不久,我国战场上至今还没有用过。前次杨国栋到广东买了十几个,又向洋人专家请教了制造技术,若汀、雪村将这十几个洋开花弹一个个地拆开,仔细研究,终于造出来了。这在我们中国还是第一次,以后我们就可以成批生产了。现在请若汀先给大家讲讲。"高高瘦瘦的华蘅芳走到大家跟前,他的身旁跟着一个高大雄壮的兵士,兵士双手捧着一个炮弹。华蘅芳指着兵士手上的炮弹,操一口无锡官话说:"各位将军,大家看这颗炮弹与诸位平时用过的有哪些不同。"将领们的目光都转向兵士手里的炮弹。有的喊:"这颗炮弹大些!"有的嚷:"这颗炮弹是长的尖的。"华蘅芳笑着说:"大家说的都对,这颗炮弹是比往常的炮弹都大,都长,头子是尖尖的。这只是从外表看,最主要的是内里的不同,它不是实的,是空的。""空的?""空的能杀伤人吗?"将领们感到奇怪,纷纷议论起来。

"它里面装了引信和炸药,射出后,引信点燃里面的炸药,引起爆炸,整个炮弹都炸开了,就像开花一样,所以叫做开花炮。"华蘅芳详细地讲解给大家听。

"铁片炸开,十几丈远的人都会被打死!""可不,真是个厉害的东西!""有了这种东西,再也不怕长毛人多了。"像煮开一锅水一样,将领们又情不自禁地议论起来,个个脸上笑逐颜开。

"现在就由炮手放几个给大家看看。"华蘅芳说完,三个炮手走到田鸡炮的旁边。一个炮手拿起一袋炸药,一个炮手拿起一个炮弹,都从炮口里向下塞,先塞炸药,再放炮弹;放进后,又用一根粗长木柱从炮口里伸进去,用力捣紧。抽出木柱后,这两个炮手都退到一边。这时,第三个炮手来到炮身引火口。将要引火时,华蘅芳摆摆手,对大家说:"各位看清了,前方三百丈远处有一座砖石垒起的屋子。开炮后,再来看看效果。"说完发令点火。只见火光一闪,一阵剧烈的响声从炮身里发出,眨眼工夫,远处传来一声雷鸣。大家看时,目标处砖石横飞,浓烟滚滚。一百多名将领全都兴奋得从椅子上跳起来,欢呼声、喝彩声、鼓掌声惊天动地。待硝烟稍稍变淡后,大家便飞奔着向前方跑去,果然见一座砖石木房被轰去了一角。刘连捷、彭毓橘等人在屋边寻到好几片铁块,那正是炸开后的弹片。一连又放了三个,都像第一个一样,传来三声炸雷,燃起三堆浓烟,最后将那座房子夷为平地!

各路将领都拥向杨国栋、华蘅芳等人,问造了多少个。李臣典霸蛮,不容分说地将竹筐里剩下的五个炮弹双手捧起,飞也似的跑了。曾国藩招呼大家重新坐好,笑容满面地说:"各位都看到了吧!开花炮比实心炮强十倍还不止。内军械所已经试验成功了,就不愁大批生产。以后每天造出十几个来,一个月就可以造出三四百个,都会发给各位的。我已叫李少荃在上海向洋人购买三百尊田鸡炮,买来后也会分给各位,今后对付长毛就更容易了。"将领们又一阵欢呼。曾国藩继续说:"前几年去世的魏默深先生,是我们湖南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早在二十年前就说过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话,可惜这句话未被世人重视。洋人在制造枪炮轮船方面比我们能干,这是事实。其实,火炮本是我们中国人最先造出来的。大家知不知道,南宋时有个叫陈规的人,将火药填塞在竹子里,然后点燃火药,竹筒里喷出火来。一百年后,就离我们安庆不到五百里远的寿州,又出现了突火枪,内装火药弹丸,这就是今天洋人枪炮的鼻祖。那个时候,洋人还不知道火药是什么东西。"这时,将领们都笑起来,佩服总督大人知识的渊博。

"后来,洋人走到我们前面去了。我们不能制止洋人的前进,但我们可以学习洋人的技术。洋人并不比我们多长一个心眼,他们能做到的事,我们也可以做到。现在制成了开花炮弹,下一步就要制造炮身,再下一步就要造轮船,先用它来对付长毛,再用它来对付洋人,这就是魏老先生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将领们热烈地鼓起掌来,经久不息。待掌声平定后,曾国藩又笑着说:"内军械所的几位先生制造了开花炮弹,功劳极大,除每人奖给一百两银子外,我还要送给他们一件礼物。"这时王荆七走过来,递给曾国藩一根两尺来长的铁筒。曾国藩举着铁筒问:"诸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吗?"众人齐摇头。"这是千里镜,用它看东西,五六里路外走过来的人,可以清楚地看出他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人堆里一片称赞声。

"少荃到上海后,英国海军司令何伯送他两个千里镜,他又转送一个给我。今天我把它转送给内军械所,以后检验开花炮效用,就不必跑路了,站在炮旁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这个东西很好。我已告诉少荃,叫他不惜重金向何伯买几十个来,诸位打仗正急需它。现在大家可以轮流来看看。"说完,曾国藩将千里镜递给将领们,每人都看了一眼,无不惊叹。

千里镜再次传到曾国藩的手中,他兴犹未尽,又发出一通出人意料的议论来:"不知各位看后有什么感觉?我看后心里想,不论钢铁、玻璃等物,一经洋人琢磨成器,便精耀夺目,我从中悟出一个道理:天下之物,凡加倍磨冶,皆可变换本质,别生精彩,何况人之于学!但能日新又新,百倍其功,何必忧虑不能变化气质,超凡入圣?我从青年时代便有志于学,但一晃二三十年过去了,依然如故,学业一无可取。看到这具千里镜,我觉得惭愧。"田鸡炮周围的湘军、绿营高级将领们听了两江总督这番由千里镜联想到求学进德的话,无不感叹万分。李善兰见曾国藩今日兴致这样高,在回衙署的路上,悄悄地对他说:"中堂大人,四年前我和伟烈亚力将《几何原本》剩下的九章译完,当时承松江韩禄卿资助,刻印了一百本。前向禄卿来信,说版毁于战火。我一贫如洗,无力再刻,中堂大人能否拨点银子……""行!你看要拨多少?"不待李善兰说完,曾国藩欣然答应。

李善兰很是感激,忙说:"前次刻用了二百两银子,印用了五十两,这次我想多印一百部,刻印合起来要三百两银子。""好,我给你四百两银子,另一百两算是给你的润笔。"

《曾纪泽遗集》中收有《<几何原本>序》一文,并注明系"代家大人作"。曾氏认可这篇序言,且于文后批云:"文气清劲,笔亦足达难显之情。""谢谢中堂大人。"李善兰感激不尽地说,"我不要润笔,加那一百两银子就可以印四百部了,广赠有志学子,使洋人的绝技让更多人掌握。不过,我有个请求,请中堂大人赐一篇序言。"曾国藩为李善兰的学者情操所感动,恳切地说:"你们继续利玛窦和徐光启的未竟事业,将造福于我中国子孙后代,我理应为你们作一篇序言,可惜我平生对天文历数一窍不通,写些什么呢?"走了几步,又站住,望着李善兰说,"壬叔,假使你不在意的话,纪泽过两天就会来安庆,他对这些东西懂一些,就让他先拟个稿,我再润润色,用我的名义刻出去,好吗?""能借得长公子的大笔,当然是很好的,何况中堂大人还要亲自润色,太谢谢大人了!"李善兰情绪激动地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