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大明匹夫 第401章 > 第51章 善政(第2页)

第51章 善政(第2页)

“大家都不要挤,排好队,都有吃的。”

巨大的粥棚下,粥锅里红薯稀饭香气袅袅,衣衫破烂的难民们,规规矩矩排着队,依次上前领粥。

谁要是敢插队,不但吃不上饭,还很有可能被赶出河南。

“王青天回来了!”

人群忽然躁动了起来,许多难民纷纷放弃了领粥,迈步向官道边奔去。

王泰带领千军万马而来,远处密密麻麻,成千上万的难民出现,让他不由得一惊。

军士们拼命挡住,百姓们泥地里纷纷跪下,一起磕起头来。

“王青天,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

“王大人,活菩萨,功德无量呀!”

“乡亲们放心,到了河南,就到家了。本官会吩咐下去,绝不饿死一人,绝不冻死一人,乡亲们,都放心吧!”

难民们的山呼海啸声中,王泰缓步向前,面色凝重,一身铁甲,威风凛凛。

他来到粥棚,走到一口粥锅前,拿起一双筷子,插进了锅里,看到筷子直立,并没有歪倒,这才点点头,大声道:

“要是那一次,乡亲们发现粥稀了,可以到衙门直接找上官,也可以找我,乡亲们不仅要有饭吃,也要有力气,有心气,这样才能好好活下去!”

震天的喝彩声不断响起,满满的都是难民们发自内心的呐喊,人人都是敬佩交加。

王青天爱民如子,可不是浪得虚名,只做面子。

除了宣武卫,其他各卫所,都在发生着此类的事情。各卫所都有上面派下来的巡查员明察暗访,谁也不敢掺假,否则就是和自己的前程、甚至是自己的脑袋作对。

凡愿意从军者,家中赋税全免,月银一两!

难民从各地而来,本就是朝不保夕,还有很多人都有家室,一家人嗷嗷待哺,这当兵变成了捷径和必然的选择。

只是这当兵也颇为严格,相比之下,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子容易选上,反倒那些头脑灵活、走南闯北的人精们,一个个给刷了下来。

“谁会骑射?”

“谁会武艺?”

“谁力气大?”

诸如此类的问题,被那些募兵的军官反复问起,被选中者喜气洋洋,淘汰者则是闷不作声,郁闷异常。

谁都知道,河南练军,纪律严明,训练有素,一旦选中,受益的是全家。况且,乱世之中,军中升迁最快,以河南练军的战绩,将来的荣华富贵,或许不是什么痴心妄想。

严厉的训练,严苛的军令,每日里,募兵的大校场中,无数的汉子挥洒汗水,刻苦训练,无论刮风下雨,从不停歇。

大量的难民涌入河南,也使得征兵有了来源,一年多时间下来,募兵加上老兵,已经超过了六万人,也大大超出了原来的预期。

募兵越容易,说明难民越多,而除了募兵,如何安置那些流民,不是让他们靠官府救济,而是难民们独立更生,便是河南各郡县目前的当务之急。

以工代赈,用人工代替赈民,则难民们可以自食其力,以工代赈,利在双方。以工代赈在后世经济疲软时经常使用,王浩然对此也是毫不陌生。

屯粮赈灾,是以工代赈最基本的手段,但官府不能单纯的施粥发粮,历史上的赈灾手段,就是以工代赈。

河南粮食储存足够,可以提供赈民的粮食,而河南各郡县由于过去几年遭兵匪祸乱,破坏严重,也正好有了可以以工代赈的基础。

道路交通、城墙民居、灌溉沟渠,所有的基础设施,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在严冬来到之前,大量修建适合居住的房屋,也是河南卫所的一项重要事宜。

房屋修好了,可以低价租给各地的百姓,等他们将来有了储蓄,则是用来买房,卫所又可以收回投资,一举多得。

就比如后世的棚改,就是把城市中的老旧房子全部拆除,重新盖房,百姓或者住新房或者得到拆迁款,这就是以工代赈,最后得利益的,还是老百姓。

上行下效,河南各卫所,到处都是大兴土木,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而河南各官府,则是黯然失色,成了可笑的陪衬。

而那些皇亲国戚、豪强官绅,羡慕嫉妒恨,人人都在诅咒着,王泰领兵出征,早日死在鞑子的刀枪羽箭之下。

而此刻宣武卫大堂之中的王泰,正在为领兵北上的事宜犯愁。

喜欢大明匹夫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大明匹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