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大明匹夫 第386章 > 第26章 国事(第1页)

第26章 国事(第1页)

崇祯十二年年关,雨雪交加,北风呼啸,京师之内,尘沙飞扬,天空灰蒙蒙一片。百姓都用纸糊上窗户,来减少沙尘的侵入。出门者则要戴上纱巾躲避沙尘。

不像南京有石板铺路,京师街道皆为土道,加上车马众多,积水严重,一下雨便是泥泞不堪,难以行走。更兼京师缺少公厕这些卫生设施,随地大小便现象普遍,使得满地便溺,腥臭不堪。

细雨挡不住鹅毛大雪,京师白茫茫一片,覆盖了一切,使得京师的空气也焕然一新。

寒风凛冽,大雪纷飞,紫禁城内的平台召对,也已经移入了乾清宫内。宫内虽然暖和些,但人们心中的寒意,依然是难以驱除。

“王泰,平身吧。算起来,这已经是一年中,朕第二次召见你了。”

乾清宫内,御案之后的崇祯脸上倦意十足,整个人看上去似乎被压了一座重山,憔悴不堪。

大半年不见,崇祯头上的白发,似乎又多了一些。

“陛下为国事操劳,要保重身体啊!”

王泰心头测然,不由自主脱口而出。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王泰,你的词朕还记得,朕还撑得住。”

月前,清军再次进攻宁远,宁远守将都督同知金国凤率亲丁数十人出据北山冈与清兵苦战,矢尽力竭,与二子及众亲丁皆战死。但除此之外,北地并没有大的战事。

湖广张献忠等人虽然叛情复燃,但在官军围剿之下死伤惨重,现在已经逃往四川,相信不久就可以剿灭流寇。

“王泰,你在中原调集粮草,又为大军备饷,杨嗣昌屡上奏章,力陈你的功劳,你很不错呀!”

崇祯脸上的笑容发自内心。杨嗣昌的剿匪大军粮草供给,都是王泰一人所为。纵观大明天下,都是要钱的文臣武将,难有王泰如此为朝廷分忧,有如此勤勉国事的臣子,他自然是欣慰不已了。

“陛下,微臣在中原大刀阔斧,以雷霆手段清丈屯田,河南乡宦、军官、宗亲被臣得罪了个干净。要不是陛下信任微臣,为微臣开脱,微臣恐怕已经尸骨无存。微臣谢陛下的爱护和信任!”

王泰赶紧肃拜,恭恭敬敬说道。

说起来,要是没有高名衡给他透底,让他知道崇祯要整肃河南,要对河南缙绅动手的意图,他也不会如此胆大妄为。

“高名衡上了奏折,说你一心为公,忠心可嘉。福藩、周藩不要太过纠缠,河南卫、宣武卫保持现状即可。以后切不可肆意妄为,任意杀戮,否则,国法难容。”

崇祯的话听在耳中,王泰额头汗水直流。伴君如伴虎,一个不慎,就是身死名灭。大明王朝弊端极深,积重难返,没有壮士断腕,绝难有所作为。皇帝要他循规蹈矩,他又如何放手去做?

“王指挥使,陛下是要你小心做事,千万不要掉以轻心,一步错万步错,误了陛下的大事!”

后面的王承恩,不失时机地开了口。

“多谢陛下圣恩!”

王泰赶紧回道,依然是心有余悸。

“王泰,今年的秋耕,你河南都司下各卫,共种地几何,募兵募民多少呀?”

崇祯的话语里,带有一丝丝的期待。

“回陛下,臣今年秋耕12万6千顷,各卫募兵总数一万人,募民近30万。这些相干事宜,臣已经在奏章中一一提及。”

说出这些话时,王泰的心中也是一阵骄傲。不管怎么说,他凭借自己和部下的不懈努力,终于干了些事情,救了些百姓。

“王泰,想不到你还真是个经世之臣。比起孙传庭,你做得尤是胜之。大明要是多几个你这样的实干之臣,朕不知要轻松多少。”

崇祯的话语里,满满的都是疲惫。

“王泰,上次你来的奏折中,说到货币改革一事,朕想听听你的想法。”

王泰正要说话,崇祯话头一转,直接说到了面圣的根本问题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