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术师们常说,时也,命也,运也。有时候,看透却无法有所行动,也是一种可怕的悲哀。”林轩淡淡地说。
时、命、运是人生际遇中起承转折的关键要素,一个人就算再聪明,缺乏以上三个要素,也只是劳心劳力、毕生无成的失败结果。
“但是,最起码你看透了大万字的意义,不是吗?那么多千里迢迢赶来朝圣的人能领悟到这一点的又有几个?”田梦替林轩辩解。
“五十步笑百步,有意义吗?”林轩反问。
田梦无语,她是聪明人,当然知道那成语中逃亡五十步、一百步都是逃兵,从本质上是完全一样的,都落了下乘。
看到、悟到、做到才是解决一个问题的完整步骤,没有最后一条,也是无济于事。
早在两千年前,孔老夫子就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那么,现代有太多异术师连这一条基本的修行准则都没有悟透,既然不能独善其身,又有何能力兼济天下?
在大乘佛法经论中,金刚系指法界中有一法是坚固无能截断者,但又因没有另一法可替代或毁坏的缘故,称这不可被毁坏、替换之法为金刚。在宗教仪式中使用的法器,也称金刚,中文又将它译为金刚杵、降魔杵。大乘佛教用“金刚”来形容如来藏空性心、无心相心、非心心,不取六尘万法,无可摧毁。因此性无可毁坏,性如金刚,即使集于百万亿佛之力亦无法毁坏它,所以称“金刚心”坚固无比,能破斥常见外道以见闻觉知心为真我,及破斥断见外道以一切法皆是空无了不可得、无因无果、死后堕于灰灭空无者的邪说谬论。所以,经常以金刚来作为般若空慧的象征,代表它能够击破一切邪见与结缚。如《佛说宝积三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经》卷一记载:“佛问。何谓金刚。答言无能截断者。以故名曰金刚。佛不可议。诸法亦不可议。以是为金刚。”
“金刚”一词被西藏密宗广泛运用。譬如:“金刚乘”,就是“密宗”,是形容无坚不摧的“密乘”;“金刚禅”,就是指“密宗禅法”,是形容战胜外道禅法的“密法”。
在西藏密宗的护法神,经常手持金刚杵,象征能够摧伏外道、击败邪魔的力量。这些护法神被称为执金刚神、金刚力士或密迹金刚,简称为金刚。
自从大万字现身于冈仁波齐峰,历代藏地高僧大德便将“金刚猛扑”作为瞻仰大万字的第一领悟之法传承下来。
该领悟之法大意为:不怒不悟,不悟不惧,不惧不动,不动不得。
意思是说,如果站在大万字面前没有感受到那种金刚猛扑的狂怒,就等于是没悟透佛法,心中如果有惧意就会移动躲闪,不惧、不躲闪就等于是没得到大万字的真正启迪。
这一刻,林轩真正感到了那大万字带来的雷霆万钧的暴怒神力,仿佛要用“一横”刃削平人间一切参差不齐之山川树木,再用一“竖”刃整齐分割世界,让一切变得井井有条,合情合理。
这一“横”一“竖”的两刀,就能澄清世界,让一切由混沌变为清明。
中华远古神话中“盘古开天辟地”的壮举大概也不过如此,只不过藏传佛教中的“大万字”来得更直接,更犀利。
大自然将其神力展示在人类面前,同时需要某个有灵性的人去发扬光大这种神力,将人与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该种神力才不会被浪费。
林轩希望自己是那个人,但现实中面临的困难却太多太多。
田梦指着那些伏在山崖上忙碌的人影低声问:“你甚至还不知道他们每个人的名字,他们就听命于你?就像你不知道电话里那人是谁,就听命于他?这种陌生男人之间的信任,真的是相当奇怪。”
“形势所迫而已,没有办法。”林轩苦笑。
“那人是谁?”田梦问,“你应该有所察觉吧?”
林轩心中的确有几个名字可以套在电话弊端的那人头上,但暂时还不想明说。
他觉得此刻的田梦有些奇怪,因为她问得太多了。
“我说一个名字,看咱们有没有心灵感应?”田梦狡黠地一笑。
林轩点点头。
田梦歪着头,抓过林轩的右掌:“还是写在你掌心里吧,这个名字共有三个字,如果你觉得第一个字就是错的,那我就不必写全了。”
林轩又点点头,他也希望用田梦的想法来印证自己心里的名字。
“你闭上眼睛,我就开始写。”田梦说。
林轩顺从地闭上眼睛,感觉田梦纤细的指尖在自己掌心里轻轻移动起来。
第一个字是“山”,与林轩想的基本一致,因为他想到的那个人名为“山海公”,是一个介乎于正邪之间的隐世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