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大地春回的意思 > 第二十八章 襄阳印象(第2页)

第二十八章 襄阳印象(第2页)

所以,李平很快就决定出城。

站在紧连汉水的护城河前,看着宽阔的江面和紧临大江对向而建的两座雄城,李平禁不住心生感慨,他几乎本能的去想像着这里如何攻守。

不说别的,只说这样高大的城防、这样的地利,无论多么勇武的攻方士兵来到城下恐怕都会生出绝望之心,而站在城上的人却会平添无数的信心。只要守城者有足够的军需、有坚强的意志,这里绝对是攻城者的噩梦,难怪蒙古人在宋末打这里竟前前后后花了30多年的时间。张献忠去年要不是行险骗开城门,他凭几千人根本连这城防的毛都伤不了,估计守军都没敢想有人敢这么干。

李平喊了宋宝来,诉说了一番心中的感触。有些话,他真的不能在旁人面前说。

没想到,宋宝来和李平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上,人家压根就没往这方面想过。宋宝来只是觉得这地方水运太发达了,通过江水就几乎四通八达,在没车没铁路的年代绝对是一个商贾理想的枢纽。

听了李平的话,他才又仔细到处伸脖去看,然后才煞有其事的对李平说:“还真是啊!这地方真是不好攻,确实难度系数太高了,疯子才来送死。”

李平被他这番动作逗笑了起来,然后稍微正了点色说:“不过,说真的,宝来。好好经营吧,我们没准儿得在这地方呆上几年?”

宋宝来看了看周围,马永、刘三等人都识趣的与他们保持着一定距离各自成圈打唠,于是小声的连问:“这大明不是就快亡了吗?襄阳啥时候丢的?左良玉不跑了?”

李平没好气的解释说:“襄阳啥时候丢的我真不知道!我又不是百度又不是学历史的。现在是公元哪年我都搞不清楚,只知道崇祯自杀那年是1644年,然后清军完全平定南方好像又花了七八或十几年吧!”

说完,李平指了指远方数不清的大小船只,继续说:“你也说这里水运发达,这样的雄城,好好恢复秩序和生产,再靠着水路沟通四方,绝对是天赐宝地,最好的基地。你说左良玉傻啊!他不好好的握在手中?只要他有心,这里就安稳得很。张献忠的手段别人不可能再从这里复制一遍了。至于几年之后,到时候再说吧。”

“嗯,也是。”宋宝来眨眨眼、点头认同到。

不过只刚离开城门周围沿着江边和城墙夹着的大道走了没几步,李平就被一大群衣不蔽体、骨瘦如柴的饥民们围上了,跟在后面的马永等人急忙上来,李平才得以脱身。

而后,他们就聚在一起走着,周围再没有闲人敢于上前,只剩下四处不断传来的乞求声。

沿着大路继续走着,李平看到的是一片片借势搭于江边或城墙的低矮破败的窝棚。路上一群群的男女老幼就那样儿麻木的或蹲或躺或站的待在路边和窝棚旁麻木的看着过往的每一组行人,单独的行人估计也不敢来这里。

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又脏又瘦,头发乱蓬蓬的和草一般,身上散发着各种气味。他们中的很多成年人甚至就只穿着条破烂裤子,有的人甚至就拿着一块破布围在腰前,还有的人就那样完全光着缩在地上,甚至很多妇女也完全不知避讳的光着上身,袒露着她们干瘪的乳防,小孩子们就更不用说了。

很多人身上已经完全见不到肉,只余一把骨头,如骷髅一般,那些妇女即使是光着的也完全让任何正常的人都产生不了丁点的兴趣,只有厌恶和恶心。

他们基本上一个个都眼神空洞而麻木,见到人只是小声哀求着一口饭,他们没有造反和抢掠路人的唯一原因就是他们真的是弱不禁风、完全没有力气而已。

李平只继续走了一会儿,就被眼前的景象搞得心里异常堵得慌,他以前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没有边际的极贫区,也从没有见到过如此之多的严重营养不良的饥民,这与看到满地尸体和无数乱民的感觉还不一样儿,这里会让你对人性、对生活完全失去希望。

看到一辆手推的破车拉着几具尸体慢慢前行时,傻大个儿刘三解释说那是官府雇的人在收尸体,怕发生疫病,李平终于再也走不下去了。而宋宝来却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他反倒还饶有兴趣的和李平谈起了吃鱼鲜。

他们折返回去后,牵了马骡,从东城门出去又沿大路四下转了转,更开阔的地域看着好似饥民少了许多,而立于马上也让李平能狠心的走下去。

他们很快就跑到了大商户帆船的聚集处,看了看大船云集的场面和货物集散的盛况,这里宋宝来早已门清,不停地和众人解说着。

而后,他们又去了东边的教军场看了看,这里是金声恒的驻地,李平只在场外远远看了看,也没看出什么。

此时,已过了中午,他们得找地方吃饭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