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铁血杨家将动画片第二季 > 第86章 盐定路的人(第1页)

第86章 盐定路的人(第1页)

晚间饭后,一家人其乐融融。只有杨元奇生无可恋,李格非要他饭后陪他出去走走,这实在有违杨元奇的本意,不应该晚间只陪女子。

李格非说:“朝堂最近对新党追索放松了很多,有人还问我要不要回去。”

党人碑已被摧毁,随着时间流逝,旧党大佬故去,赵佶自己权利稳固,对当年旧党的打压要缓和很多。甚至假以时日,新的保守派可能又会出现,或者更为激进的新的新党出现,现在的新党成为了旧党。

杨元奇表示知道:“切,一点眼力见也不涨,李叔的宝贝女儿都在我手里,还有第一个外孙。他们拿什么押注?”

李格非呵呵笑道:“都而立之年,说话这么不正经。”

杨元奇叹:“李叔,你是还有什么想法?”

李格非说:“你爹那里我不好多说,他年纪比我长,我不是定边官员。盐定路人才稀缺,你爹是盐定路经略使,总是可以要一些录事参军过来。至于朝堂究竟调哪些人不用理会,总会有些不错的,毕竟大部分都是年轻人。杨家既然有底气,就得做出来自己看。”

杨元奇发觉杨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当杨家想把定边变成杨家的自留地,本能就排斥了中枢所派官员,认为不会是一路人。这是一种自我切割,完全没必要。定边要成为杨家的祖地,和中枢方略有矛盾,但在规则框架内大家是可以拉扯的,要是不行,那盐定路经略使就不会是杨兴武。

现在杨家却有点本能疏远朝廷官员,虽然没有实质动作,心里上的确如此。最直观表现在于经略司参军主要是杨家一系,盐定路成了时只有定边,人员调入主要来自定边将领,勉强说得过去。但何不申请一些人来?

李格非静静地等着杨元奇思考,看他抬起头来说道:“我不知道你想得如何,在外看来年轻官员当用则用,没有那么多区分。有的人觉得合适会留下,有的人觉得他有其他追求就会离开。这不需要你来甄别,定边又不是每个人都一定要待着。”

杨元奇表示懂了,的确是杨家想多了。杨家要的是盐定路,并没有要反叛。哪怕杨元奇本身,对宋廷极不感冒,也没有说杨家不做宋人,起码现在来说,杨元奇要的是一个有自治能力的定边,或许现在范围宽了点,盐定路!甚至将来,如果大宋能把金朝阻在燕云之地,老杨家就会是牧守边境的大宋忠臣!杨元奇希望的是世代富贵,让他选择走自己的路,实在是历史的靖康之耻让他心慌,新旧两党的恶斗让他心寒!

杨元奇说:“李叔……不对……岳丈,小婿懂了!”李格非说这些不是因为李叔,而是他是杨元奇的岳丈。李清照这个大女儿对他和王氏是敬爱,对弟弟妹妹则是宠溺,他们是一家人。

李格非:“你还是叫我李叔吧!”

杨元奇道:“那不是这会子么?”

李格非打趣:“所以,你要是对我的建议满意,我就是岳丈,不喜欢就是李叔?!”

杨元奇赶紧回:“我要是宝贝清照,你就是李叔。我要是宝贝李家弟弟妹妹,那就是岳丈!”

李格非哈哈大笑:“那起码我也是李叔!”他在明寨这两年心情开朗很多。

杨元奇说:“李叔有没有推荐的人选?”

李格非沉吟:“我想想吧,应该不会有,我那些知交生老病死的多,剩下的多在定边。”

杨元奇道:“晚了吧,明天我得早起回趟定边。我老爹要是看我过去晚,没准有骂我不知白天黑夜。”

李格非说:“那就后天再回去。”

杨元奇“……”李格非太了解他们,所谓晚,不是明天后天,而是当天的早上还是下午。

……

书房。

李清照看着杨元奇出神,问:“你想什么?”

杨元奇一叹:“现在才发现自己交往的都是老头子,想弄几个人来定边都找不到熟悉可以推荐的。你在开封日久,有没有?”

李清照想了想:“没有!我认识的好像都是你认得的呢,哎哟,现在想想,开封一起的姐姐几乎都跑定边来了呢,哼……你是不是早有预谋!”

杨元奇“……”

李清照道:“哦,倒是以前赵明诚哥哥几个朋友,我有点印象。就是感觉还不如赵明诚呢。说到这个,明儿我写封信给他,他父亲去世,他应该很难过吧。”蔡京复相,赵挺之被拉落马下,不久就抑郁离世。

杨元奇不是很乐观,李清照认识的人多为国子监生,那里都是达官显贵的后人,怎么会愿意跑来定边。杨元奇说道:“还是让我老爹来吧,盐定路经略司新建,本就该充斥一些人。”

……

开封中枢收到杨兴武和朱勔共同署理的折子,请调部分官员进盐定路经略司。这是一个让中枢大慰的折子。盐定路盐州新定,这个名字一语成谶。以前定边军司基本就是盐定路经略司的属官衙,现在借着机会组建经略司,这有什么不好安排的。杨兴武识大体,朱勔能力非凡,这是中枢给他们两个的评语。

第一个调往盐定路经略司的是太学博士潘良贵,政和进士及第(榜眼),何栗、陈桷、虞祺等人的同科。潘良贵在京城和虞祺交好,虞祺对他的调职非常艳羡,他情愿去西北的是他。潘良贵以正七品录事参军调往盐定路经略司。

第二个叫陈遘,进士及第,文武全才,同样是正七品录事参军。陈遘性子坚硬,说不好听的话就是头铁,是个刺头。这个调职对开封和盐定路可谓双赢。

盐定路是为大宋的盐定路。

(小编语:提前让这些年轻人出来亮亮相,北宋靖康年间官场腐朽不堪,但总有些人坚守自身,不屈战死。至于究竟如何安排,是依然在那场战事中亮眼闪耀还是归入杨家。故事推进再来慢慢想!现在列的大纲也没啥用!)

喜欢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