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名扬天下国学美名网可靠吗? > 第453章 不解风情(第1页)

第453章 不解风情(第1页)

***

徐州失守,促使多铎的主力一夜之间撤过了淮河。

他一面重新在淮北构建防线,一边分兵镇压中原和山东的起义军。又派一万五千人马,由巩阿岔率领,匆匆北返去对付大同的姜瓖。

定远城的刘猛得知多铎主力撤退之后,立即向凤阳推进,士气十分高昂。

滁州城里,得知徐州光复,鞑子主力撤退之后,人们奔走相告,弹冠相庆,满街都是爆竹声。

州衙东侧的大院里,秦牧却微微皱起了眉头,表面上,清军被迫北撤,是秦军取得了大胜,其实多铎如此干脆的北撤,对大秦接下来的布局并不利。

这次秦牧确实做了两手打算,其中一手打算便是剑指山东,夜不收指挥使黄连山,早已赶去了山东。

这次谋取山东的方式,不同于夺取江南,秦牧没有打算派遣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去攻打,而是采取逐步渗透的方式,充分利用当地百姓不满异族强制剃发异服的情绪,由夜不收策动起义,利用当地百姓的力量,一点一点瓦解满清的统治;

必要的时候,再派三几千骑兵远程奔袭,在义军的配合下迅速夺取一些重要的战略据点,这些战备据点首选是京杭大运河沿岸,这样就可以达到控制这条运河的目的;

有这些运河在手,秦军就可以稳步向北推进。南面的大军则步步为营,尽量将清军主力拖在南线,使中原与山东的义军有比较好的壮大空间。

现在多铎竟然舍得凤阳与寿州这两个进入淮南的桥头保,迅速将主力北撤,对中原的义军来说,无疑是个坏消息。

司马凯盯着沙盘看了一会儿,沉吟道:“秦王,清军要镇压山东义军,济宁必定首当其冲。济宁地处黄淮平原东端,军事上不利于防守,是不是让东方盛向东去攻打兖州,打不下的话也可以顺势撤入鲁中南山区。”

秦牧对此不置可否,大秦现在对济宁实则还鞭长莫及,徐州到济宁虽然只有两三百里,中间还有微山湖。水师通过微山湖支援一点物资不成问题,但水师不可能上岸作战。

“东方盛久居敌后,精于敌后作战,是战是守,如何转战,就由他自己视情况决定吧。隔着这么远,本王去摇控指挥,反而会出问题。徐州刚刚打下来,东面的沐阳、海州、郯城等州县还没有派兵控制,金声桓又要守徐州,又要分兵控制这些州县,没有余力北上。济宁,就看东方盛的了。”

顾君恩倒是比较乐观,他说道:“我认为济宁倒不一定守不住,济宁虽处于平原地带,但城高墙厚。阎应元凭借江阴一城之民,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守江阴城六十天,歼敌无数。只要水师能给东方盛提供武器及粮草。济宁城未必不能成为第二个江阴。”

不是没有这种可能,但也不能因为出了一个江阴,就指望每个城池都能象江阴一样牢不可破,秦牧点点头说道:“但愿如此。”

顾君恩说道:“多铎舍得放弃凤阳,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唯今之计,只有先尽快打下凤阳和寿州。稳定整个淮南再说了。眼看年关在即,没有多久便开春了,新打下的大片土地,得抓紧筹备春耕才行。否则来年粮食不能自给自足的话,朝廷受此拖累,想再向北推进都成问题。”

秦道颔首道:“不错,司马凯,你草拟一份旨意发回京城,让朝中大臣立即着手派遣官吏,筹备耕牛、耕具、粮种等。”

“是,秦王。”

这次战役,把战线向北推进了几百里,凤阳与寿州那点人马,在刘猛与蒙轲两员大将重兵围攻之下,当不会支撑得了多久,有了淮河这道防线,江南与金陵就彻底安全了。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向北推进过快,事实上未必是好事,中原残破,难民无数,说句不好听的,这其实是一个巨大的包袱,大秦刚刚打下江南,在粮草未丰的情况下,贸然北进,反而容易陷入被动的困境。

还是一步一步的来吧。

晚上秦牧让下人烫了一壶酒,与红娘子对酌于疏影横斜的窗下,红娘子一改往日的红装,竟然换上了一身白底绣兰竹的衣裙,那素洁的感觉就象是一幅寥寥几笔画就的水墨画。

她突然换上这身装束,让对她一身红装有点审美疲劳的秦牧眼前一亮,“好看,莺儿,真好看。”

红娘子在他连声赞叹下,微微有些不自在,给他满满斟了一杯酒后说道:“喝吧,喝酒吟诗,安享太平,你现在也就这点出息了。”

“莺儿,我是秦王,堂堂一国之君,你说话能不能。。。。。。。。。”

“不能。”红娘子绷着脸答完自己忍不住噗哧一笑,巍峨的"shuang feng"随之颤动着,“我就这样了,可不象你那些红颜知己一样,能诗会画,能歌善舞,你要是看不上眼,尽管。。。。。。。。”

“尽管怎么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