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1911再造中华第三部 > 第84章 善解人意的老韭菜(第1页)

第84章 善解人意的老韭菜(第1页)

包括林知府、郑知府在内,盐城、淮安境内所有人都知道,这里已经换了主人了。只要李思明愿意,他就能在一夜之间让这片两万五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改姓李,这一点没有人会怀疑的。知府衙门已经成了他的办公场所,衙役、文书什么的都成了他的手下,连地方民团都成了他的雇佣兵,还有什么阻止得了他在苏北建立一个独立小王国?

哦,这个小王国可一点也不小,都比半个丹麦还大了。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李思明似乎对自立为王不感任何兴趣,反而一个劲的往这两个穷得当当响的地方砸钱,在朝廷眼里,这简直就是千载难逢的凯子啊!

汽车缓缓开进城里,一路上不断有老百姓兴奋地向汽车挥手致意,小孩在后面追逐着卡车,又甜又脆的笑声始终在卡车的前后左右回荡,听着他们天真烂漫的笑声,宋雨薇都觉得自己的心情好了很多。

她说:“我明白了!”

李思明问:“你明白什么了?”

宋雨薇激动地说:“在穷的地方下手,确实很容易获得成功!”

一时间,李思明的目光竟有点儿欣慰了……不容易啊,这妹子终于想通了!为毛一到王朝吏治腐败、民不聊生的时候,淮西、陕西地区的老百姓总是第一个跳起来造反?不是他们多有革命精神,而是太穷了,活不下去了哇!这些活不下去了的老百姓最容易发动了,只需要给他们吃几顿饱饭,许他们一个美好的未来,他们就愿意跟你走,抛头鼎洒热血,死不旋踵!中国穷得当当响的地方何其多,活不下去的老百姓数以亿计,同盟会放着他们不管,千方百计在生活水平还过得去,民众反抗意愿并不是很强烈的大城市发动起义,那脑子大概是让大象踩了。他开心地说:“恭喜你,你终于摸到造反这门学问的门槛了!”

宋雨薇握紧拳头挥了一下,说:“等回到上海后我一定要把这一切上报同盟会,让他们也挑几个穷地方,按你的办法搞!”

李思明问:“四面开花?”

宋雨薇说:“对,四面开花!比苏北还穷的地方多了去了,我就不信发动不了他们!”

李思明说:“有志气,不过,你们有钱吗?”

宋雨薇:“……”

仿佛一根一尺长、筷子粗的针重重的扎在胸口,宋雨薇胸中那点激荡的情怀噗一声漏了个清光。是啊,没钱,没钱就没有办法像这个混蛋那样迅速成为一个地方的主宰,收买人心,没钱就没有办法迅速拉起队伍……总之,没钱什么都干不成!

王小曼保持着礼貌性的微笑,没有说话。这种场合她插嘴并不是聪明之举,人家在商量着怎么造反啊,她这个小小的戏班班主去掺和,想死么?

至于跑去告密什么的,她也压根就没想过。好不容易才找到这么一个富得流油的金主,告密把他送进去了,谁来养她?开什么玩笑!

见宋雨薇极度沮丧,李思明耐心的劝她:“不要着急,这种事情也急不来的。咱们先把苏北这块地盘建设好,做个示范,告诉周边地区的穷人跟着咱们走是可以过上好日子的,等到我们向周边地区发展,当地的穷人会争先恐后的欢迎我们,事半功倍。”

宋雨薇咕哝:“但是这样好慢啊……”

李思明说:“这是最快的路子了,想再快的话,你还是请几位勇士直接背炸药包去炸紫禁城吧。”

宋雨薇顿时无话可说了。

车一直开进知府衙门,大家伙下车,李思明把那帮老韭菜带到沙盘前,指着沙盘向他们讲解目前的工程进度。其实也没什么可讲的,盐城、淮安几乎让他给买下来了,而且花的钱还不算多呢。他这个大地主发动了三万多青壮,用几个月的时间硬生生挖了一条长达三百多里的水渠,明天就可以输水了。以这条总渠为中心,大量分渠向两面延伸,将两岸那些荒芜的土地切割成无数方块状,这一切呈现在沙盘上,那叫一个壮观。对了,连当地农民的自留地,李思明都让人免费给他们修了水渠,他们可以免费使用总渠输送过来的水,反正也用不完的,免费给他们一点,也省得他们出来阻挠,伤了和气。

“我用相当低廉的价格买下了盐城、淮安境内一百多万亩盐碱地。”他说,“这些都是耕作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熟地,因为黄河改道的缘故,都盐碱化了,只需要用活水冲涮几轮并且确保灌溉系统畅顺,它们马上就能重新变回一年两熟的良田。此外,我还买下了这两地一大半的荒地开垦权,等到总渠通水之后立即让那些青壮垦荒,最多三年,就能把这两地变成丰饶的产粮区了。”

姚阳颇为激动:“这起码能开垦出千万亩良田吧?”

李思明笑笑:“我没有这么大的胃口,能开垦出三百万亩田我就满足了。”指向淮安境内废黄河那一段,“我打算在这里开垦出一片棉花种植园,不需要太大,有个二十万亩就足够了。这一带的土壤、气候都很适合种植棉花,多招募一些熟练的种棉专业户,从国外引进优良品种,种棉大有可为。”又往盐城沿海的一片地区画了个圈,“这里同样种棉花,种植面积争取达到三十万亩。”

一帮老头子直流口水。这些家伙十个有九个是从事纺织业,或者从事与纺织业相关的工作的,这个来钱快嘛。这年头中国南方棉花种植面积日益萎缩,没辙啊,人口太多了,种粮都来不及,谁还种棉花嘛!再者,西方出口的布匹一船船的运过来,价格比中国的低廉得多,中国的纺织业受到巨大冲击,亏本是常有的事,连带棉农也跟着亏本,种棉的积极性就更低了。并不是说棉花不值钱,相反,棉花一直有着“白色黄金”之称,怎么能说不值钱呢?只是中国棉农真干不过西方同行,人家都是大农场生产的,机械化程度高,效率高,成本低,品质也好,那些最多也就几亩十几亩棉田的棉农拿头跟人家斗啊?

如果有人在苏北种上几十万亩棉花……

那他们岂不是可以得到一个价格较低且供货稳定的原材料来源了?太好了!

“这一片涮完盐碱后是赶不上种小麦了,准备明年先种一季土豆、甜菜和芦栗,等土豆和芦栗收获之后再种晚稻。”李思明指向那一大片自己花了二十多万两白银买来的盐碱化的田野,继续他的讲解,“土豆自然是给佃户当口粮的,至于甜菜和芦栗,则是用来榨糖的。”

陈远问:“为什么不直接种水稻或者小麦?”

李思明说:“涮盐碱不是一次就能彻底涮干净的,土壤里或多或少都有些残留,会影响水稻、小麦的产量,所以应该先种一季耐盐碱的作物,比如说芒栗、甜菜,改良一下土壤,而且糖也挺值钱的,对吧?”

废话,糖一直很值钱,一直到20世纪八十年代,糖对于中国绝大多数老百姓来说仍然是只能偶尔吃一点的奢侈品,更何况清末?

“这一片要招募工人垦荒,这一片同样要,还有这一片……”李思明继续讲解,“这一片就不种粮食了,我要在这里建一个养马场用来养马,当然,也可以养一些肉牛、山羊,这些在上海都能卖出好价钱来……”

众人连连点头,都让他所描述的情景给陶醉了。如果他的计划能够顺利完成,整个盐城、淮安将田连阡陌,每年都出产数以万吨计的粮食和数量惊人的棉花、白糖,这些可都是很值钱的东西!现在大家丝毫不怀疑他能还清六百万两白银的巨债了,有这么多田产在,要还清这笔钱还不是轻松加愉快的事情!唯一的问题就是按他的计划来,两年内还上六百万两白银和百分之三十的回报率,总共接近八百万两银子,可能是来不及了,毕竟种田的回报周期是比较长的。

陈远问:“按你的计划来,两年内真的能赚到接近八百万两白银吗?”

姚阳不等李思明说话便慷慨的说:“两年内拿不出来也不要紧,我允许你延期偿还,如果有需要,我还可以再买一批债券。”

老韭菜们纷纷叫:“对啊,两年内还不上也不要紧,可以延期偿还的,钱不够的话就再出债券,我们会尽力购买的!”

李思明有些感动:“谢谢大家的理解,我豁出这条小命不要,也会在两年内赚到足够的钱,连本带利还给你们!”

陈远摆摆手,说:“客气什么?主要是你这片地潜力巨大,前景看好,投资你那可是稳赚不赔呀!对了,你的农场能入股不?我愿意用那批债券入股,那两年偿还期限的合同咱就当它没发生过,你给我一些股份,然后赚了钱就给我分红得了!”

李思明翻了个白眼……我就说这帮老韭菜怎么一个个都善解人意了,原来是看中了老子的农场!我呸,无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