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侑聪慧,气度不凡,太子杨昭去了之后,杨广最为看重这个孙儿。”
可惜了!
贾平安把书信拿起来,讶然发现下面还有一份书信。
“这是两份?”
贾平安有些兴奋。
此刻他的感觉和考古队员有了重大发现差不多。
“看看。”
张文瑾也有些兴奋,“打开看看。”
贾平安拿出这封信,打开……
——阿翁……
“竟然是杨侑写给杨广的信?为何在此处?”
——李氏离大兴不远,大兴一夕三惊。
张文瑾感慨的道:“亡国景象啊!”
——城中有多人与李氏勾结。
“众叛亲离!”这次是戴至德。
——多年前阿翁带我出行,我依旧思念彼时之阿翁。
戴至德说道:“杨广三子,太子杨昭有仁君像,然早逝,次子和幼子皆非帝王之才,被冷落。杨昭有三子,杨侑为嫡子,且聪慧不凡,被杨广看重。不是太子,胜似太子。”
——阿翁,昨夜我收拾行装,欢喜若狂,只等去江都与阿翁相会。
这份欢喜之情溢于言表。
但笔锋一转。
——阿翁孤守江都,周遭皆心思莫测之辈。李氏逼迫愈发急切,大兴危在旦夕。我若跟随鹰卫去江都,李氏手中无我,则无大义……
贾平安抬眸,“这份心思。”
张文瑾重重的点头,“难得!”
——无大义,李氏定然大军南下,穷追阿翁。
没有杨侑在手,李渊失去了大义的名分,就如同曹操失去了汉献帝,就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军阀。
军阀如何能坐天下!
——李氏若是拿获了我,必然欣喜若狂,随后以我为傀儡,观望天下。
明静眼眶红了。
——我无益于天下,阿翁无需挂念。我为傀儡,阿翁便可在江都奋起,若是能再度君临天下,阿翁可大赦天下……我在地底尽知。
明静眼中有泪水滑落。
“他这是用自己来拖延大唐进军的步伐。”张文瑾叹道:“好一个杨侑!好一个杨侑!”
贾平安低头,下面有最后一段话。
——来世再不生于帝王家,阿翁保重。
……
一车车金银送进了宫中,太子颇为欢喜,贾平安把书信的事儿说了。
“竟然如此吗?”
太子仁慈,闻言不禁叹息,“何苦,何苦!”
杨侑被擒获后,李渊当随即拥立他为帝,成功获得了大义的名分。可杨广再难作为,等他一朝被杀,李渊就逼迫杨侑禅让。第三年,也就是武德二年去了,时年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