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侯门重生之一品嫡妃 > 第200章 废太子(第4页)

第200章 废太子(第4页)

而且有可能还没争论出一个结果,太子殿下就已经被虐待致死。到时候,永和帝有罪,他们这些文臣同样有罪。

可是不继续争论,不替太子殿下说话。终有一天陛下会废了太子殿下。那大家这么多年的努力就全白费了。而且太子一旦被废,肯定活不了多长时间。

纵观古今历史,被废的太子,就没有一个能够寿终正寝,安享晚年的。

永和帝这一手真的太狠毒了,不知道是谁给永和帝出了主意。

更要命的是,京城市井之间已经有对文官们不利的传言。

说文官们之所以静坐示威,其实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升官发财,青史留名。还说他们不顾太子殿下的死活,强行如此,是故意要陷太子殿下于不仁不义的境地之中。终有一天,太子殿下会被这些文官们害死的。

这番议论,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全京城散播开。而且以京城为中心,以最快的速度往全天下散播。

文臣们纷纷猜测,这股谣言是不是韩王安排的。

韩王狼子野心,早就盯着太子宝座。不管是不是他做的,总之都要将这件事情安插在韩王的头上。

韩王最近很安分。每天安心待在王府,闭门谢客。谁上门都不见。也不准自家儿子出门会友。

总之韩王用实际行动,让自己远离这场君臣大战。

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韩王想要清白,文臣们则偏要将污水往他身上泼。文臣们还嫌韩王名声不够臭,还让人编造各种香艳段子。比如韩王出门打猎,夜宿小村庄,睡了小村庄的大姑娘和小媳妇,连寡妇都没放过。

比如韩王和一杆铁杆支持者酒池肉林,奢靡淫乱,将自己的女人送给属下享用。

等等类似的段子。

这些污段子泼在韩王的头上,那是一泼一个准。

韩王在王府里,听到这些段子,气的跳脚。大骂文官无耻下贱,祸害他的名声。

韩王也不是个善茬,文官敢这么干,他也敢。

韩王命人搜集文臣们的黑材料,同样命人编成各种香艳段子在市井流传。

一时间全京城都在议论着各种各样香艳的段子,老百姓兴致勃勃,当官的也不能免俗。这些段子的出现,倒是缓和了紧张的气氛,让大家在放松之余,能够哈哈大笑。

可是哈哈大笑之余,依旧要继续战斗。

耗了十几天,永和帝的耐心似乎快要耗尽了。

这个时候李指挥使从西北边关快马加鞭送来调查报告。虽然没直说太子殿下参与了焚烧粮草,但是明里暗里都在说太子殿下和粮草被烧一事脱不了干系。

在粮草被烧之前,已经有人提醒过太子殿下,要预备更多的水缸,每个水缸都要装满水。还要加派更多的人手巡逻,以防有人烧粮。

可是太子殿下对这份建议视而不见。

再有就是,那个所谓的白莲教,分明是拿钱办事,而且事后又被人封了嘴。要说此事和太子殿下没有关系,大家都不相信。

总归李指挥使是永和帝的人,自然是按照永和帝的心意做事。永和帝想要废太子,他就尽量寻找太子殿下的罪证。

比如太子殿下在边关的时候,学文人风花雪月,也成了想让永和帝死的罪证之一。大家都在关心草原上的局势,结果你一个人在风花雪月,这就是大不敬。

反正要找太子殿下的罪名,怎么样都找得出来。

李指挥使这份似是而非的报告,给了永和帝足够的借口。

永和帝借机发难,直接在早朝上宣布废太子。第二天就要去太庙祭告祖宗。

同时命人将太子殿下从东宫搬出来,搬入宫中一处偏殿,命人严加看管。没有旨意,任何人都不准去见太子殿下。

永和帝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文臣还有读书人。

有读书人激动得直接在宫门口撞墙而死,死之前还不忘大声说一句:“昏君无道啊!”

永和帝才不管有道无道,他就是要按照自己的心意做事。他就是要废太子。而且全天下没有人能阻止他废太子。

如今西北安宁,南边安宁,东南沿海一带因为水师有了钱有了装备,海盗也不敢上岸肆虐。可以说如今天下太平,正是永和帝大展拳脚的时候。

没有外面的威胁,只有朝廷里这帮子文臣,以永和帝的战斗力,绝对势力碾压。

可是很多读书人和文臣明知结果已经注定,可是他们依旧带着飞蛾扑火一般的觉悟往前冲,至死不悔。

永和帝不管那帮子文臣要怎么闹腾,反正他按照日程,去祭告了先祖,接着下发废太子旨意,昭告天下、

至此,太子被废。

太子被废之后,永和帝又另外下发了一道旨意,上面写的是册封皇长子萧坚为亲王,封号顺,暂住皇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