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仙逆白凡什么境界 > 第1901章 大同村是一次探索(第1页)

第1901章 大同村是一次探索(第1页)

关于如何能让国家富强、社会和谐、百姓安居乐业、人民丰衣足食,华夏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无不殚精竭虑,苦思冥想,以求其一出路。

然而,却无一例外地都失败了。不客气地说,那是因为他们都没有明白一件事实:那就是,只要是人,孔子口中的那个没有私心,没有罪恶的大同世界,终究只会是理想,根本就不可能实现。当然你把人都杀光也是可以的,但是那时候,已经没有人的社会,还有追求的必要吗?那样的社会还可以被称为社会吗?

大同村的事情,叶枫很清楚是谁做的。那是黄帝用人道领域的力量,强行将人们心中恶的所有方面都抹除,只留下向善向好的一面。这个是黄帝的想法,他认为,人们要想安居乐业,社会要想稳定,就必须没有恶。因此,大同村可以认为是,黄帝对于实现美好世界的一次探索。

但是现实情况看到了。你很难认可那样的社会状态,尤其是那种为了所谓的“仁义”,而漠视生命的冷漠。

之前我们说过一件事,有善必有恶,善恶相生的道理。但是那不是说,为了社会稳定而不去除恶务尽,故意留坏人的性命。“善恶相生”中的“恶”指的不是恶人,而是人心中的恶念。

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这个世上没有绝对的标尺,所以任何事物都是需要对比的。而道德仁义也是如此。

道德仁义是没有什么标准。儒家一直试图去找到道德仁义的标准,比如父母死后必须守孝三年,少一天就是不孝。那么举个很老的例子,我他妈就父母死后去守三年,而在他们活的时候,我就不管他们死活,但是按照儒家的标准我就是“大孝子”。这个只是简单的举例。一旦定下了明确的标准,就代表了有“空子”可以钻。你可以打补丁,但是最后的结果就是补丁越打越多,漏洞也是越补越多。

于是儒家一直追求道德标准的下场——就是培养出了一堆伪君子。而道家喷儒家——“圣人不死,大盗不止”骂的就是这个方面。

因此,再次强调,道德仁义是没有什么标准的,因为它是个通过比较而得来的概念。也就是说“道德”是通过和不道德的修为进行比较之后,才得出的词。如果单单只论道德,而不讲缺德。没有了对比,那是根本就没有意义。

更何况,我们之前就说过,道德只有在有选择、有对错的情况下才能体现,若没有选择的情况下,讲述“道德”都是无稽之谈。

就像刚刚大同村里,那两个少年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所谓仁义,居然真的要去将老人一分为二,而老人居然也认为自己应该死,居然还是舍生取义。何等的可笑。这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没有私心没有恶念,没有了对比,所以他们根本就无法意识到,杀人就是恶,但是他们都不认识!!而且又因为他们没有选择,他们所追求的“仁义道德”根本就不存在。那就是在单纯的杀人,还是没意识到自己错的杀人,自以为天经地义的杀人,这个难道不可怕吗?

舍生取义,并非有错。前提是那是真正的仁义,而且是大义。但是即便是大义,能让人做出“舍生取义”这个决定的人,只能是生命的持有者本人。其他的人,无论是谁,都没有资格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教育你,你应该为了大义去死!!

而你要求别人的最高极限,也只有“生命是最重要的,比大义更重要”,除非是当事人自己愿意为了大义牺牲。但是你绝没资格要求别人牺牲,慷他人之慨!!

这个底线原则永远不要逾越。

否则,《凡仙逆》这本书,你也可以不用看了。

所以,大同村的那两个少年就是为了大义,要求他人去死,根本就是混账玩意。

而老者为了别人所谓的“大义”,自己选择去死,在叶枫看来,也不是不行。命是你的,你自己想死,我要是拦着,是我蠢。但是你所求的大义,根本就是不知所云的东西,根本就不是道德仁义,为了这种不知所谓的东西要去死,不是脑残是什么!!

所以叶枫才会让那个老者睡会,醒醒脑子。起码想死别死在自己面前,而叶枫也没有那么闲去管这种无聊事情。

至于老者什么时候会醒,那自然是在叶枫见过了那个黄帝之后再说了。而为了避免那两名少年醒来后再次劈了老者,叶枫也是请那两个少年也多睡会。反正没有玉兔在旁边出馊主意,想来那些心中只有“善”的大同村的大善人们,靠自己是想不出什么馊主意来的。

当然,我不是要你们起恶念,然后去做恶事。因为“三位一体太极思想”告诉你:起恶念是正常的,但是,是否遵循恶念去行恶,却是你自己可以选择的。道德体现在的地方,不是“你产不产生恶念”,而是体现在“你即便产生恶念,也能选择不去做”。

可还记得前1749章提出的诤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