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凯旋的大军便入了城。
典褚那两丈高的铁塔身躯,唰一下就遮蔽了刘恪视野:“陛下,前方有许多百姓。”
刘恪够着脑袋从一侧伸出,差点没掩饰住心中那份小激动小期待,道:“朕已知晓,继续走。”
“陛下,陛下……都是百姓,一直延伸到城内,全是来迎驾的百姓!”
守在车驾前的典褚,也有几分动容,他宁受刑辱不降东胡,只是不想当蛮夷的打手,并不是对大汉有多少感情。
跑路二十年,连战连败,丢城失地。
像典褚这样的地方官员将领,最多也就是想着把治所百姓安置好,保护好,求一地安稳,而不是给大汉殉葬。
大多数人对中央朝廷并没有多少感情。
但这位少年天子让他开拓了眼界。
不再是一城一地,而是一个全新的大汉。
刘恪波澜不惊,强自镇定,百姓迎驾而已,李二就有过这待遇,还留下了“迎驾山”的传说。ωWW。
李二杀了俩兄弟,我也杀了俩兄弟,没什么不同,他迎驾我也迎驾。
刘恪看向人群中维持秩序的箫元常,箫元常一袭青袍,动作很慢,但极有章法。
【姓名:箫元常(国士)】
【年龄:28】
【统率:25武力:48智略:90理政:98】
【特性:慧眼、供馈、调配、能吏】
毫无疑问王佐之才,还是后勤内政型的人才,大汉小朝廷有用之人不少,可惜要么藏拙,要么有异心,要么没被发掘。
刘恪心中盘算着,现在手上基本能信任的人,有岳少谦,典褚,箫元常,一个带兵,一个砍人,一个后勤,基本框架倒是有了。
用得好,也足够依托琼州城守上一阵子。
但苟延残喘从来都不是他的目的,任重而道远啊!
街边一个老汉在原地搓着手踌躇一会儿,一跺脚,竟是突然越过了民兵,凑到了车驾前。
他从怀里掏出一坛子酒,哽咽道:“这是老朽酿的酒,陛。。陛下可以喝上一点,暖暖身子。。。。。。”
刘恪接过酒坛,丝毫不嫌弃老汉那双满是皱纹,还带着黑泥的手,郑重一握,声情并茂:“老翁,雉儿在此谢过了。”
某种意义上他并不介意别人喊他刘小鸡,甚至都不会强迫臣子山呼陛下。
但得分对象。
不过刘恪一眼就认出这老汉不是普通人,虽然满手皱纹还有黑泥,但皮肤顺滑,必是富贵之人。
看来是箫元常安排的托,这小子很清楚现在最关键的是什么啊!
眼神与箫元常对上,读懂暗示,刘恪直接打开酒坛封泥,一口灌下。
“好酒!”
一坛酒,瞬间引爆了百姓的情绪。
每个人都从身上各处掏出东西来,纷纷往外递,有的送酒有的送粮食,杂乱之中,甚至还能看见送肚兜的。
但再没有人能越过民兵,靠近驴车。
刘恪见此,下了车,在原地站了一会儿,那么一小会儿,世界仿佛卡了帧。
半晌后才道:“不乘车了,随朕走一走吧。”
皇帝一下车,岳少谦最先下了那匹咯得大腿发麻的驽马,冲锋一时爽,次日下不来床。
后面的将领也不敢骑马,三军一同步行。
大军就这么一步步,缓缓走着。
很耽误时间,但没人有怨言,甚至都在享受着。
百姓的感激,他们手中挥舞的三瓜两枣,甚至比真金白银的封赏还来得让人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