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大汉再起妖惑天下作者 > 第39章 监视(第1页)

第39章 监视(第1页)

十余人,这就是刘封带来的兵力。

准确地说,这其实是一个斥候营,由刘封亲自带队。

从湖阳前往新野的路其实不多,大道也就一条,小路倒是有着两三条,然而,如果敌人选择翻山越岭不走正道的话,也就很难捕捉到敌人的踪迹。

在刘封的推算下,后一种情况应该不会产生。

毕竟,这群家伙的核心虽然是来自北方的军队,但是,猛虎岭一役之后,这一百来人的核心团队被刘封杀了不少,俘获不少,也只有十几人逃了出去,单单凭借这十来人来袭扰新野,其实并不会起什么作用。

这个世界的汉人,崇尚武勇,哪怕后来汉武帝推崇儒家,但是,汉儒非以后的宋儒和明儒,至于脑袋后面垂着辫子的清儒就更不用说了,随着文明的推移,儒家的血气是越来越弱,简直是一代不如一代。

现在,新野招揽流民的工作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那些散落在乡野零星耕种的百姓其实愿意屯田,因为屯田不需要他们付出生产资料,种子,耕牛,农具这些都可以由官府提供,在这个时代,如果是小家小户的自耕农根本就很难生存下去,那些生产资料颇为昂贵,他们很难支撑。

所以,宗族才盛行其道。

以血脉为牵绊,以族礼为规矩,形成了一个生存团体。

这种情况,自然难免有着高下,继而分出主客,但是,不管怎样,哪怕是最底层的族人,多多少少也会有一口饭吃。

如此,家比国大也就情有可原。

说得现实点,族人可以依靠,即便有着矛盾冲突,终究还是比坞堡外的陌生人要强很多,至于官府,除了来征收赋税之外,并未为他们做些什么,一旦遇到灾荒和战乱,都是族人们抱团取暖,其中,难免也有着牺牲,有着背叛,但是,也比那些什么都不做的官府要强。

这就是矛盾,形成了一种悖论。

国家没办法收取赋税,也就没有资源,当遇到天灾的时候,也就对灾民无能为力,哪怕有着赈济,也会被官僚集团吞没一大部分。

在东汉,这个情况还不严重。

到了明末,这情况也就会变得极其严重。

国家没钱,广大底层民众没钱,只有中间的食肉阶层是豪富。

一旦遇到什么问题,也就会彻底崩溃。

东汉的黄巾之乱,和明末的农民大起义有着不同。

这黄巾起义与其说是百姓难以活下去,不得不**而起,倒不如说是一些野心家利用宗教鼓动了底层无知民众,利用集体无意识掀起的暴乱,这其中,越来越多的无辜者被卷入,客死他乡。

在这场暴乱中,皇权表现得很是衰弱,甚至放开了限制,让各州郡自己募兵,给了很多野心家的机会。

当然,那时候那些人或许并没有野心。

野心这东西是随着环境和人心的改变而滋生的,有时候,让你骑虎难下,只能进不能退,一旦软弱后退,也就会粉身碎骨,身死族灭。

是的,说的就是你,曹丞相,曹阿瞒……

当然,黄巾之乱的时候,曹操还是正规的朝堂官员,跟随皇莆嵩镇压颍川的黄金甲,因功升为济南相。

他举兵起事,是在董卓篡权,公然行废立之事之后。

黄巾起义的时候,刘备倒是平民百姓一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