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谥号呢?”
“谥号为愍!”
使国逢难曰愍,使民折伤曰愍,在国连忧曰愍。
这个谥号并不荣耀,而是对老皇后一生的总结。
在位时国家不幸,战乱连绵,没有褒奖,也没有贬低。
“谢谢!”
颜白缓缓站起身,收起刀剑,一个人朝着外面走去。
长孙无忌见颜白也没有问萧老夫人从哪个门离开,赶紧道:
“含光门!”
长孙无忌望着颜白离开,心里很是憋闷。
虽然颜白不承认这些都是他做的。
但刚才那些话,很明显就是他做的。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颜白什么时候才能把心里的气出完。
这人就是来搅局的,安安静静的把这段时间度过去不就好了么?
含光门送别的人不多,零零散散的几个人。
杨家人也就来了吏部尚书杨师道一人。
其余杨氏族人一个都没有来。
颜白知道这不是避嫌。
而是杨家人不喜欢杨广,也顺带着不喜欢萧皇后。
弘农杨氏这一大摊子,彼此之间闹得厉害。
其根源就是杨广。
当时还是晋王的杨广为了扳倒太子杨勇,与杨素结为政治联盟。
杨素协助杨广夺嫡成功,为第一大功臣。
杨素的三个儿子,杨玄感、杨玄纵、杨积善都被赐予上仪同三司。
功高震主,杨素为了消除隋炀帝的疑心,生病了不吃药,自己把自己熬死。
于是。。。。。。
第二次高句丽战争,趁隋军主力北上之际。
杨玄感联合武贲郎将王仲伯、汲郡赞治赵怀义等人发动兵变,起兵反隋。
兵败,被杀。
杨氏族人险些被杨广杀完。
虽然杨坚、杨广都自认为自己出身弘农杨氏。
但杨玄感起兵后,华阴的杨氏几乎无一例外地支持杨玄感。
而不是身为皇帝的杨广。
哪怕明知会身死族灭,这些人也要支持杨玄感。
这里面的恩怨根本就捋不清楚。
若不然,杨政道也不会如此的被动了。
因为杨家人也不会喜欢他。
所以,今日给萧皇后送到扬州去和隋炀帝合葬,杨家人就来了一个杨师道。
颜白望着零零散散的几个人,抬起头愣愣的看着天。
这一年也不知道怎么了,慈善的好人接二连三的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