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捞上来的话,吕小驴也没有把它们丢下去,就放在船上,等到岸上的时候再一起丢掉。
他虽然知道底下有很多垃圾,但是也没有刻意的去捞,他捞再快,也赶不上那些人丢的速度,还要养家糊口呢。
捞了三四个扇贝和蜗牛之后,吕小驴便开着船驶向了远方,还是要以下网为主。
碰见太小的鱼群不值当下网的,如果在水面上,他就伸着抄网捞一下,有时候抓不到,有时候一往里面能捞个一两条,大多数都是黄花鱼啥的,只有小鱼喜欢往水面上来。
开了一两海里后,吕小驴找到了一个不错的不错的鱼群,而且还是许久没有见到的鰤鱼群,那群穿越津轻海峡远道而来的鰤鱼,竟然在离他家不到两海里的地方出现了。
漂亮地鱼身,黑色眼影和贯穿头尾的黄色带子,不是它们又是谁。
鰤鱼是温水性深海鱼类,但也不是每天都呆在水底,海水上方的实物更加丰富一点,在2到4米深的海水层中捕食小鱼小虾。
鰤鱼80块一斤,这些鱼的个头都在两斤以上,还有些个头特别大的,接近五斤多,倒是没有以前雪莉在深海处用撒网撒的大,那里十斤多的都有。
而且鰤鱼还不用自己摆摊,关关健次郎的料理店里就能够用的到,不过他有自己的进货渠道,而且消耗的也不多,没有特意跟他要过这些鰤鱼。
先不管是摆摊还是送到店里,先抓上来再说吧,不然那不成争大雁的寓言故事了,光顾着想怎么吃,等回过神的时候,大雁已经走了。
还好鰤鱼除了迁移的时候跑的快,其他的时候不会一直跑,那样会消耗好不容易存起来的脂肪和能量,大多数动物的一生只有两件事,一是进食补充能量,二是交配传宗接代。
不会无缘无故的浪费能量和脂肪,鰤鱼也是如此。
找到它们之后就好办了,吕小驴将一张刺网一端的浮漂扔进水里,开着船慢慢向一个方向前进。
在那只浮漂的作用下,整理好的刺网被一点一点的拖进水里,等入水的网多了,下去的网沾了水很重,不会被他拖走,吕小驴便加快速度,越开越快,保持在20码内。
这个速度,既不会把网给拖走,也能让渔网绷的挺直。
下网是有讲究的,下的弯弯曲曲的话,不仅浪费网的长度,那些鱼粘的不紧,等他拉网的时候,网一拽直了,鱼就会从网上掉下来。
还有一个,就是不能下在海草较多的地方,把网眼堵实了,就没有鱼的容身之地了,那鱼转上去也是撞在海草上面,鱼鳍鱼身挂不到网眼里面去,当然提不上什么抓鱼了。
再然后就是网眼的大小问题,网眼太小的话,就把那些小鱼苗也都抓进去了,俗称绝户网。
这一点避免不了,因为近海处没那么多大鱼可抓,渔民们的收入得不到保障,就是抓那些小鱼来卖。
小杂鱼不值钱,只能当做饲料来卖,两块钱一斤。
单价是便宜了,但捕捉量特别大,一斤两块钱,那就多抓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