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并不是陈老爷的亲姐姐,只是隔房的堂姐。
见陈老爷吹胡子瞪眼睛,抄起门栓真的要去找傅云章对质,陈太太吓了一跳,忙拦住他,抢下门栓,“官人,二少爷可是贡士啊!你一个半截身子要入土的人,就老老实实消消停停过日子罢,别听容姐诉两句委屈就要死要活的,你又不是不知道,容姐这孩子……”
她叹息一声,没接着往下说。
傅容是她生的,后来送去傅家养大,傅家那样富贵,又有二少爷那么一个出色的哥哥,女儿以后一定吃穿不愁,而且能嫁个好人家。陈太太固然舍不得送女儿走,但陈氏提出来的时候,她想也不想就答应了,还欢喜得跪下给陈氏磕头。
后来她去傅家看望女儿,女儿果然如陈氏所说,穿的是绫罗绸缎,戴金银珠翠,连身边丫头也比村子里的富户太太打扮得更精致。
傅云章很照顾陈家,陈老爷和陈太太早就不用下地干活了,也当起老太爷和老封君,一群丫头仆人伺候着,快活悠哉。
陈太太怕自己常去傅家看望傅容陈氏会不高兴,前几年渐渐不和陈氏走动,不过逢年过节还是会送些地里的瓜果蔬菜过去。傅家礼数很周到,每次都会提前送节礼到村子里,又大方又体贴周到,十里八乡都羡慕陈家出了这么个既有出息又肯顾念亲戚的外孙。
这两年傅容渐渐大了,开始说亲事。婚姻是女孩子一辈子的大事,陈太太惦念女儿,忍不住上门打听。见到丫头们簇拥着傅容出来相见,竟不敢和她相认。
女儿长大了,早把她这个亲娘忘得一干二净,看到她时态度冷淡,把她当穷亲戚打发。
陈太太心里难受,不过想想女儿现在是傅家的小姐,有个举人哥哥,也就释然了。
直到有一次,陈太太无意间看见傅容领着丫头欺负傅家其他房的一个小姑娘,周围的人全都一副理所当然、见怪不怪的模样,说明傅容不是头一次这么做了。
陈太太心里咯噔一下。
女儿被养坏了,她早就忘了本,欺负族妹时那种尖酸刻薄的嘴脸,连她这个亲生母亲看见了都憎恶!
傅容可以看不起亲爹亲娘,可以骄纵任性,万万不能恶毒啊!
陈老爷没有陈太太那么多感慨,愤愤道:“我不管!他傅云章就是当了宰相那也是大姐养大的!”
他话音刚落,屋子里响起碗筷摔落在地的声音,然后是傅容的哭声:“我不活了!我死了算了!”
丫头们一片叫,屋子里乱成一团。
陈太太眼中流下泪来,哭着道:“这孩子,怎么就想不开了?”
陈老爷虎着脸不说话,额前青筋暴跳。
半晌后,他握紧双拳,挥舞着拳头道:“不能就这么算了!容姐还要嫁人的!我去找傅云章,他要是不把容姐接回去,我就把当年的事……”
陈太太脸色骤变,捂住陈老爷的嘴巴,厉喝一声:“陈老六!”
陈老爷意气上头不管不顾,被向来温柔顺从的娘子这么一吼,冷静下来,顷刻间汗如雨下。
陈太太也急得满头大汗,看看周围没人注意到,拉着陈老爷躲到院子里的美人蕉丛背后,“官人,你疯了,二少爷对大姐那么孝顺,对咱们家这么好,你说出去,不止大姐要受罪,咱们家也完了!”
陈老爷抹抹汗,心虚道:“我就是一时嘴快。”
女儿不懂事,丈夫也分不清轻重,陈太太心头焦躁,“这事你千万别和容姐说,她要是知道了,肯定要闹个天翻地覆,到时候官人就扛着锄头去种地吧!”
陈老爷僵着脸不说话。
……
在床上躺了几天,傅云英很快就能下地走动。
这天日头晴好,她和傅云章坐在院子里看书。兄妹两人分别坐在长廊栏杆的东西两头,一人看《洛阳伽蓝记》,一人看《东阳夜怪录》。
花木盈阶,蝴蝶蹁跹,日头晒在身上,暖洋洋的。
傅云英先看完了,刚抬起头,傅云章放下手里的《洛阳伽蓝记》,放到栏杆上,往她的方向一推。
她忙接住书,笑了笑,把自己手里的《东阳夜怪录》如法往他那边推过去。
两人开始交换着看。
这时,门外传来嘈杂的吵嚷声,管家小跑着进来,满脸堆笑,“爷,李家的人上门报喜,少爷考了案首。”
闻言,院子里侍立的丫头都笑了,有几个激动的甚至跳了起来。
傅云章合上手里的书,道:“这个月都加一个月的月钱。”
丫头们笑得更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