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侯门纪事百度百科 > 第三百零九章酱鸭与白光鸭(第2页)

第三百零九章酱鸭与白光鸭(第2页)

“我是去过的,也曾想过置个宅子。你公公让我不要置办,说他只有一个家,就是我在这里,就是他的家。而且,”梁山王妃往厅外看看,低下嗓音告诉媳妇:“办下宅子就要有侍候的人,有侍候的人就难免让皇上生疑,又办一个家。你也知道除去各地方兵马,京都护卫以外,兵权几全在你公公手中,他这也是去疑心不是,我明白了,就不想办宅子心思,当年借住的辅国公府,你呢,现放着亲家袁家,索性的,我把你托给袁将军夫人,她怎么样,你就怎么样,她吃什么,你就吃什么,”

当祖母的为求孙子,犯痴病不少见。

梁山王妃凝住一朵笑容在嘴角:“一生两个大胖小子,那里水土一定养人。”

“咚咚咚!”

厅外传来皇城中更鼓声,把梁山王妃从话中惊醒。见媳妇认真在听,她苦笑:“这是我想的,还是算了吧,明儿去看你母亲的病,你早睡吧,我也早睡。”

世子妃送她回去,总觉得她的背影有佝偻,就更把婆婆的话存在心里。第二天婆媳去探病,梁山王妃和镇南王妃说话,世子妃单独去找她的父亲镇南王,把婆婆的话说出来,镇南王却是愿意的,但想到妻子重病,不敢轻易让儿女离开,有怕最后一面见不到的意思,就让女儿等候,说晚上和妻子商议。

当晚,就急急唤梁山王府世子妃回来。灯烛下,镇南王妃面色蜡黄,却告诉女儿:“没有儿子你可怎么行?不是我病了,去年就有打发你去看小王爷的心思。既然你婆婆提出来,又考虑周到,还有袁家可以同路去同住照应,我的孩子,你别管我,只管去吧。”

世子妃哭了一回,回去告诉梁山王妃,梁山王妃大喜过望,第二天带着世子妃宫中呈给中宫,中宫也就答应。

消息传开,连家尚家包括所有儿子在军营的人家,都把媳妇叫过来好一番劝说。到了晚上,出京二十余名的太子党里,有一半的人愿意随袁家去,这就收拾起来,和宝珠通声气,问她怎么走,要是车马,就大家安排起车马,要是船,就大家安排起船,都家里有,都急急办起来,好赶上袁训夫妻离京的脚步。

在各家见天儿的忙乱中,老侯不慌不忙地,和昨天一样,在午后走向宫门。

……。

老侯自回京后,钦差的差使算交卸。本来是个闲人,但这几天,在从加寿生日的第二天起,就每天往宫里来。

午后日头暑热,老侯青色道袍上沾满汗水。他此时来,并不奉召,也无有宣。手拎一包子鲜果子,走得悠然自得,在外宫内站住脚,往皇帝夏日见臣子的宫殿看过去。

宫殿丛中,不过一个角儿,要走过去,要转几道门,闻无数香花才能见到,老侯并不过去,每天只这里眯眼看看。

邹明总从他背后走来,低低地笑:“铁头御史在里边儿,还有陆御史等人。”老侯略作颔首,邹明又忍俊不禁地低声:“小袁这个东西,早几年我就知道他要炙手可热,这不,让弹劾了吧,我是半点儿不奇怪。”

在这里,老侯才会慢慢说上一句:“物极必反呐,这是个理儿。”说过,就不再看,准备走开。袁训在加寿生日当天都猜自己免不了让弹劾,第二天雪片似折子飞到皇帝案头,弹劾袁将军教女无方。

袁加寿才两岁,家里但凡有活泼而又六、七岁以下孩子的,都有家中从此无宁日的经验。有些一直到十几岁,还是闹腾的。

孩童童稚,求知和好奇并重,见到什么都想碰,又没有自制力,又遇到由着她的家人。这家子由着孩子的家人,还和一般由着孩子有区别。

皇帝都不干涉加寿的活泼,是他也知道袁国舅的病体。一个夏天还要盖被,不敢穿薄夏衣,在夏天稍有风寒就要病的人,中宫由着加寿也就不奇怪。

由着由着的,就由出弹劾来。老侯暗笑,如果这道折子由他来写,应该写袁将军生女无方,教女这事情,这不是弹劾中宫娘娘?

皇帝无家事,弹劾娘娘就弹劾娘娘吧,于是太子妃也就不能幸免。太子妃在中宫殿室中的失仪,会记档的,凡宫中发生之事,都会记档,当皇帝说不记时又例外。但遇到铁头的官员,他照记不误。

年初才以“告老”名义丢了丞相官职的柳老丞相,也就不能幸免。

袁将军的两岁孩子,都教女无方,何况是几十岁的太子妃,柳老丞相也就中枪,又让御史扯进来。

这两拨子,一个弹劾袁训,一个弹劾太子妃,并不系出一组,但实在热闹,你弹劾来,我弹劾去,皇帝偶得半日闲,这两天就能烦死。

往内宫门去,浓荫幽静,繁花如织。斑驳日头只从树叶间隙中流出,暑热让挡在外面。老侯微微笑着走着,暑热消失,凉风袭来,他心有所感,回了回头。

这一回头,老侯一愣。

两出子人见驾后刚出来,从背影能看出一帮子是铁头御史,一帮子是陆御史等人。铁头御史姓林,专一的弹劾袁训。陆御史和常御史好,加寿生日那天常御史——玉珠的公公——在宫里,把太子妃举动全看在眼里,他不出面,当晚就找到陆御史,第二天专一弹劾太子妃和那倒霉不当官又让扯下水的柳老丞相。

弹劾袁训的自然弹劾不动,但他们不管。

弹劾太子妃的也没有想把太子妃拉下马,就是皇帝面前也有劝谏的,不见得是拉下皇帝。

御史,就是正风气的,弹劾有理,上意允不允就是皇帝的事情。、

今天想来皇帝没有如他们的意,也许可能还有斥责,就两帮子人都走得带着沮丧。有一个人的身影,带出老侯的惊奇。

秀才有方步一说,当官的人有官体一说,走路和挑脚汉子们不同。御史们的沮丧只在他们微略的背上,脚下步子还是丝毫不乱,迈得周正。

就显出这个人的脚步不同,全无章法。

给老侯的第一感觉,这是个家人。再看他衣裳,也确是个家人。但就是家人,老侯知道自己家里的家生子儿,打小儿在府里长大的,没有一个是这样的步子。新入府的家人,过上半年也就改变。

无事他走得粗野,哪个主人会要他跟出去。

再看这个人能跟进宫,老侯诧异住,这是哪家的?就在此时,电光火石般一闪,老侯吃惊住。这个人他见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