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与第二、第三其实相差不多,钦点谁为解元,纯看颜值和主考官心情。
身为主考官,严成锦有钦点解元的权力,他想钦点严嵩为解元。
杨慎在史上的名声,来源于文章和诗赋,被称为明朝三大才子之首。
但在仕途上并无建树。才能远不如严嵩,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官场。
“这位考生也答得极好!李大人你快看看。”另一个阅卷官将卷子送来。
“如今钦定谁为解元,还太早了些,不如阅卷完毕,严大人与李大人再决择。”一个翰林提议。
“也好。”
礼部比往年多派了五个阅卷官,短短五日,能进榜者,全部摆放在严成锦和李东阳的案头。
该填榜了!
能提名解元的答卷有三份,不知有没有严嵩?
严成锦倍感舒畅,今日就能出院了。
李东阳心里暖呵呵的,阅卷官喜笑颜开的围在书案旁,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呵呵,下官来解封吧。”
案头上,有三份能提名解元的答卷,蜡封全部解开。
费宏的心顿时绷到嗓子眼,这是他提的卷子。
第一份答卷,杨慎!
李东阳面上露出浅笑,杨慎算是他半个门生,曾在府上听过他讲学。
第二份答卷,顾鼎臣!
阅卷官们脸上微微惊讶一下,很快又恢复了平静,显然没听说过这个书生的名字。
严成锦却深吸了一口凉气,此人正是明年殿试的状元!
“想来这顾鼎臣是寒门庶子,能作出这样的文章,也是不错。”李东阳笑吟吟地点头。
阅卷官们的目光一转,还有第三份答卷。
可看到答卷上的名讳时,眼珠子都直了,怎么可能是他?
李东阳脸色复杂无比,望着卷子上的两个字。
第三份答卷,严嵩!
严嵩的名讳无人不知,因为他,才导致阅卷拖延了六日,礼部虽不说,却对他颇有怨言。
李东阳笑吟吟拿起狼毫笔:“那本官就填榜吧,解元就定杨慎,顾鼎臣第二,严嵩居末。”
阅卷官颔首点头,杨慎为杨廷和之子,杨公教导太子,才学甚至与李东阳不分伯仲,实至名归!
正在这时,一道不和谐的声音响起:“下官以为,严嵩当提为解元,杨慎最末,顾鼎臣次之。”
严成锦和严嵩的纠葛,不必多提,阅卷官总觉得有提携之意。
李东阳拉着脸,这小子又与他唱反调:“为何选严嵩?”
“严嵩在秋闱中,被关押了两个多时辰,却能以此得入前三的红榜。”严成锦的意思不言而喻。
……
等了十一日,今日终于可以张榜了。
大清早,贡院外人山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