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有何良策?还请不吝赐给学生。”
准老泰山十余年间处理的政事,不计其数。
应付起百官,自然会比他有经验。
听听老臣的规劝,会给他破解的思路。
李东阳捋着胡须,认真地道:“你亲自去蜀地调查,离开京城就平息了。”
等两个月后风头一过,百官就不会再理会此事。
严成锦懵了。
蜀地难,难于上青天。
官道寥寥无几,赶路稍有不慎,就会摔落在栈道上。
还有毒虫瘴气,吃人的蚊子。
西南盗匪猖獗,常常借助地势,盘踞在一座山头劫掠。
“下官身体有疾,不能离开京城。”
李东阳白了他一眼,料到他不会去。
“还有一策,你与陛下说,想不出来,陛下不会怪你。”
最糟糕的结果,就是错判。
令一千二百余官员被罢免,蜀地大乱,必被言官诟病。
可又不能置之不理。
而若他们荼害一方百姓,也会激起民反。
最好的办法,就是交由陛下和内阁来处置,且不论结局如何,都不受牵连。
“多谢大人提点。”
三日乌飞走兔,今日是严成锦要给陛下答复的日子。
百官在左右掖门前,迫不及待先议论起来。
“西南没有奏疏回京,极易错判。”
“严成锦胆小慎重,董某猜测,他会推诿。”
“这本就是都察院的疏奏,推诿也无用。”
内阁和六部部堂站在队列前,听着后头言官的攀谈,默不作声。
正在这时,人群渐渐嘈杂,百官让出一条路来。
竟是王华来了。
王华不喜严成锦,自然不必多说,那是害子之仇。
自从严成锦当了官,但凡掉脑袋的、九死无生的活儿,皆举荐王守仁。
朝堂中有一种争斗,举荐对头办做不到的事,当年马文升就是这样被汪直所害,从朝堂调至九边,又调至蜀地。
不过奇怪的是,严成锦与王守仁交情颇深。
“王大人今日要上朝?”一旁的官员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