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
量子实验基地。
王伦风尘仆仆的赶来时,这里已经聚集了全国各地量子力学、电子信息、软件学、材料学等方面的专家。
王伦90年代从华清大学博士毕业后,他就来到漠北的空空研究基地,主要从事军工方向的研究,和父亲一起从事导弹相关的科研项目,在洲际巡航导弹的研发工作中有突出贡献。
两年前,为解决华夏国卡脖子的芯片技术问题,王伦转移到量子研究基地,从事新一代光刻机的研发工作。
不过,两年时间,该项目的进展不尽人意,高精度光刻机的研发一直难以突破。
即使王伦日夜殚精竭虑,对儿子的疏忽更胜从前,一心扑在科研上,进展也是寥寥。
王伦这次回家是为了参加一个高规格的世界前沿科技论坛,虽然以丑国为首的西方各国在芯片领域对华夏实行了全方位的技术封锁,但他还是想从这些来自全球的顶尖科学家身上撬出点什么有用的东西。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和这些大牛交流的过程中,他有了新的灵感,虽然还在构思阶段,但这也足以振奋人心。
回家后他就匆匆将相关的结构和数据记录下来,打算回基地讨论一下可行性。
量子实验基地,会议室。
"王院士,这真是天才般的灵感呀!您是怎么想出来的?
"
"这是对量子共轨方程的推导如果正确,那我们对量子共轨装置的改进将没有任何困难。
"
"我敢肯定,这样的光刻技术如果能成,在芯片领域,我们再也不用被西方卡脖子了。
"
"岂止,我敢肯定,如果这个方案能成,我国将完成芯片的追赶,完全凭借自主研发,赶上世界第一梯队,甚至超越他们。
"
。。。。。。
在一片赞叹声中,王伦有些诧异,他是知道自已写了些什么的,只是对单光子刻蚀技术的一种构想,在华夏国目前的工业技术水平下的简单创新。
他是知道的,西方国家早就有这种技术了,只不过单方面对华夏国实行封锁罢了。
还有,什么量子共轨方程?我有推导吗?
他们在说什么?
意识到不对的王伦狐疑的拿起助理拿他的原件复印好的文件。
这是什么?
这根本不是我写的内容。
也顾不上同事们的赞叹和询问,他匆匆的浏览着文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