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许久,贾母的双眼才慢慢地睁开,守在一旁的鸳鸯见贾母从昏迷中苏醒过来,喜出望外地对着门外大喊:“老祖宗醒过来啦!”
门外的人听到这个好消息后,像离弦的箭一般冲进房间里来。贾母看着眼前的这些人,心里感到十分欣慰。她艰难地支撑起自已的身体,微笑着说:“我这把老骨头,真是让你们费心了啊。”
大家纷纷安慰贾母,说她一定会平安无事、长命百岁的。贾母转过头,对着鸳鸯问道:“宝玉怎么样了?”鸳鸯还没来得及回答,贾政就抢着说:“宝玉还没有醒过来,但应该很快就会没事的。”
贾母听完,轻轻地松了一口气,拍了拍自已的胸口说:“那就好,那就好。”这时,贾琏紧接着说道:“老祖宗,刚才宫里的公公传来了太上皇的旨意,夸赞大姐姐品德高尚、贤惠善良,让大姐姐去史家教导林表妹一些宫廷礼仪和规矩。””
贾母一听心中一愣,随后激动的喊道:“元春,元春那丫头在哪?”
“回老太太,大小姐正在外间候着。”门口的丫鬟答道。
贾母连忙让人把元春叫了进来,拉着她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我的好孙女啊,你打算什么时候去史家一趟呢?”元春听后,微微低头,小声地回道:“孙女打算明日就去。”
贾母听后,点了点头,随后面色凝重地对着元春叮嘱道:“明日就好,咱们家也好久没去史家了。这毕竟是我的娘家,你明日去的时候,记得带上些礼物给你的两位叔叔和婶婶。哦,对了!顺便再托人带上点鹿肉。你那云妹妹啊,最喜欢吃这个了。”
元春一边听着,一边频频点头。然而,她渐渐察觉到老太太的话语似乎另有深意。于是,她索性鼓起勇气,直接对着老太太问道:“老祖宗,您是不是还有什么话要对林表妹说的呀?若是有的话,孙女可以帮您带过去。”说这话时,元春的目光紧紧盯着贾母,试图从她的眼神中捕捉到一丝端倪。
贾母叹了口气,看向元春说道:“我本想亲自跟她说,可如今这身子骨实在不争气。你告诉玉儿就说我十分想念她,她的这些兄弟姐妹也是十分想念她,让她回家一趟来看看我这个老婆子我就心满意足了。”
元春听后,心中大惊,原来老太太还是不死心!元春在宫中待了许多年,很多事情都是看得通透。老太太让贾琏去江南接林黛玉的时候,她就已经知道了一些端倪。林姑娘确实很好,但自已这个弟弟贾宝玉的性子,属实是有些配不上她。
元春心中暗自叹息,脸上却不敢露出丝毫异样。她还是装作不知道的样子,点了点头,表示应允。贾母见后,也是十分满意地点了点头。
待到众人离去时,王夫人却将元春拉到房间内,关上门,压低声音问道:“女儿啊!你知不知道老太太的意思?”
元春沉默片刻,缓缓道:“母亲,女儿清楚。”她的声音平静,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坚定和成熟。
王夫人心中一喜,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高兴地说道:“去宫里这些年果然还是有些用的,脑子比之前灵光多了。宝玉现在还小,暂时不考虑这些,你去的时候应该知道怎么说吧。”
元春微微一愣,她原本以为母亲会像往常一样顺着老太太的意思,却没想到她竟然会如此直接地表达出自已的想法。而且,从母亲的话语中可以听出,她似乎对宝玉的婚事有着自已的打算。
元春不禁陷入了沉思,她想起了自已在宫中的经历,明白了权力和地位对于一个家族的重要性。她也意识到,宝玉的婚姻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更关系到整个家族的未来。
于是,元春微笑着回答道:“女儿知道。母亲放心,我会按照您的意思去做的。”
此时,王夫人的脸上也浮现出了欣慰的笑容。她轻轻拍了拍元春的手,感慨地说道:“真是长大了啊……”
当天贾珑就通过贾环传递出来的消息得知了这件事,随后就将明日练军之事全部委托给了史鼐和史鼎,明日就在家里好好等着。
第二日一大早,贾珑还在做饭时,就听到有人前来通报说是贾家的人来了,贾珑连忙放下手中的东西向着大门走去。
贾珑匆匆来到门口,只见一辆华丽的马车停在门前,车帘掀开,元春走下车来。她身着华美的服饰,气质高雅,身后跟着几个随从。
贾珑急忙上前说道,“见过大姐姐。”
元春微笑着扶起他:“都是自家人。”她抬头看了看贾府的匾额,眼中闪过一丝怀念。
进入府中,元春与贾珑寒暄起来。元春先是轻声细语地问道:
"我来的是不是有些早了,恐怕还没用饭吧?
"贾珑赶忙回应道:
"饭刚做好,大姐姐就来了,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您稍等片刻,我这就去取饭菜。
"话音未落,贾珑的身影便如一阵轻风般迅速消失在元春的视野之中。
没过多久,贾珑再次出现在元春面前。此时,他的手中多出了几双精致的筷子和一笼热气腾腾的包子。贾珑小心翼翼地将这些东西放在一旁的桌子上,然后微笑着对元春说:
"大姐姐,您饿不饿?要不要先来尝尝弟弟我亲手做的包子呢?
"
元春见状,脸上露出一丝惊讶之色,她好奇地问道:
"弟弟,你竟然还精通厨艺?这种事情通常不是交给下人去做吗?
"
贾珑微微一笑,解释道:
"大姐姐有所不知,我自幼一个人在外长大,身边无依无靠,早就习惯了自已照顾自已,况且那些所谓大厨做的饭还未必有我做的好吃。”
元春听后也不再问什么,走上前用筷子夹起一个包子,轻轻咬了一口,顿时面露惊喜之色,“弟弟这手艺简直无与伦比,要是开个酒楼定能名满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