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沙鲁克汗永不说再见 > 番外3第四面墙革命中间的甘地(第2页)

番外3第四面墙革命中间的甘地(第2页)

为什么作者自己都不信任自己?

为什么作者自己都辜负了创作二字?

我们是一些想要写故事的人,不是一些拿酬劳按老板要求甩姿势的舞女,但为什么我们自身都非要搞得这么一股子铜臭味?

当然,这里会引发争议,我解释下,我没有清高的意思,不然本文也不会用这么直白的方式来表述。我一样希望能靠写作赚钱,希望能成为个让家人邻居亲戚都敬仰的作家,一样会因为一直没人看没人评论而不断自我怀疑。

7474,你一定懂。

但我觉得,我是自己的第一个读者,如果我自己都只是纯粹为了金钱,为了利益去写作,那我又凭什么要求别人不要谈钱呢?

这里又有争议了,有人会说,我们也是谈钱啊。我再解释一下,谈钱很简单,谁大谁得的多,这就是资本的特点。所谓的共赢,互相理解,尊重,那就是我这种二乎乎的人谈的。

它叫做理想。

说到这里我必须要表达一下我的核心观点才能继续讲后面,不然可能会被喷死。

我的核心观点是,作者,一要自强,要互相抱团,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群体。二要尊重读者,尊重看你故事的人,尊重那些喜欢爱你的人。

因为这些人,认可了你。

但是我认为目前的作者们这方面做的是不够的,大家都只是在谈利益,谈独立。都只会在特定事件波动时,义愤填膺争取权利。

这没错,那平时呢?继续问切不切吗?

怎么的,要改行练习切糕怎么的?

作者们最先破坏了生态圈,切断了和读者之间的联系,平台更没有加以维护,读者们久而久之,变得浮躁,波动,挑剔。

我一直强调一个点,我说,我很喜欢愿意看书的人,因为这些人势必要沉静一些,更乐于思考一些。

但现在这个文字创作生态圈,都变成什么样了?

标题党、兑到脸上的劣质刷梗、为了流量恶意创造烂俗剧情

(以上内容针对整个文字环境,重在阐述读者阅读到的内容和身处的文字环境。)

看历史,文字一向担任着唤起人思考,唤起人进步的重任,其他视频、音乐相应的以娱乐作用为主。

如果文字环境都这个样子,下一代人会成什么样子?

(三)

说回重点,互相尊重的前提是大家平等。

但记住一点,平等不是人给的,是自己争取的。

这次事件而言,平台到最后百分百会让步,因为就现在这个网文环境,它还真不是必需品,阅读的人真的越来越少。

这一点,对作者也好,对平台也好,都相当于坐吃山空。

所以平台不会在这么个背景下,把牛都宰掉,除非他已经决定放弃这个版图。

所谓的合约更改,我猜测更多是平台出于市场变化考虑,可能类似于公司裁员又招人,新的员工会抱怨工作累福利少,但因为总体人数变少,他们的工资上涨,所以还是甘愿996。

核心是,供大于求。

我更想表达出的是,读者们也好,作者们也好,平台也好,是否还记得最初那份对文字的喜欢,最初选择这个领域的幻想?

我们在作品中创作飞天入地的神,为什么就不能让这些神来在现实生活中给我们一些自信?

这难道不是文字的初衷吗?用美好的幻想,激励人心中的热情,可以逆风笑,顺风浪,活的未必豪华但足够潇洒,且死而无憾。

我恳请每个人,把自己心中那份美好拿出来,去容忍一下别人那份焦躁,只有这样,大家才能真正发展起来,才能真正彼此平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