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随心所欲 > 第69章 阴险的老登(第2页)

第69章 阴险的老登(第2页)

这也给曹建军提了个醒,不能小看院里的人物,这波要不是系统任务提示,自已可能真要吃一大亏。

这信拿到手的时候任务已经显示完成了,但曹建军觉得应该想一个能够一绝后患的法子,不然这次的信没结果,这易中海说不定还会再寄一次。

转念想到一个阴损的好主意,他用易中海的字体连写了二十几封举报信,举报傻柱偷拿食堂财产,多吃多占。举报许大茂下乡收乡里好处,在乡下乱搞。举报刘海中在厂里横行霸道,滥用职权……

不止院里的,他还写了一堆厂领导,包括李厂长杨厂长一大堆,连自已也没放过,不过刻意改了一些词句,突出一个为了打击报复,词不达意,话语前后矛盾。

而且曹建军为了防止人查不到易中海,还特意在20多封信其中的一封内容里写了易中海的名字,装作信写多了没注意,一不小心把名字写了上去。

然后半夜他偷偷潜入邮局,偷了一堆信封和邮票,把这些信装进信封,然后全部都标明寄到厂里的纪检部门。

过了一天,信件全部都送到了厂里纪检,好家伙,厚厚的一大摞,给纪检部门的人整的有点紧张,还以为出了什么大案,厂里这么多人都逃不掉。

结果拆开一封封的看,发现多数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且多有矛盾之处。尤其是举报厂里领导的信件,觉得完全是在胡说。

比如李厂长收了某某某五十元钱招人,杨厂长收了某人一条烟帮忙打击报复,某书记为了一个女人辞退某位工人。

倒不是说纪检的人觉得这些领导都洁身自好,关键是就这点钱这点破事,这些领导除非没长脑子,否则会这么明目张胆的滥用职权,他们平时又不是瞎的。

倒是到了底下的某些工人身上罪状变得清晰明了,而且听起来确实像有那么一回事,这让纪检的人怀疑这个人估计层次不高,没怎么接触过领导。

很快,在对信件仔细的筛查之中,纪检的人发现了易中海的名字,结合被举报的那些人的共同点,他们断定这信就是易中海写的。

纪检的人对易中海很不满意,你要是真的有什么猛料举报给我们增加点业绩也就罢了,到头来一点东西都没有,浪费我们那么多时间。

为了最终确定这是易中海搞得闹剧,有的人悄悄让生产车间的主任找机会让易中海签了个字,拿来做字迹比对之后,发现确实一模一样,给纪检的人气的够呛。

纪检的人可不愿意就这样让易中海耍了,你喜欢举报是吧?那我们就让你感受一下举报的后果。

纪检专门把这些被写举报信的人叫了过来,每人轮流叫去问问题,问完把信给他们看,专门强调厂里有人对他们不满意,让他们好好改进。

这件事给厂里这一批领导气的够呛,你举报就好好举报,什么看上了厂里的寡妇,喜欢另一个领导的夫人。甚至还写了个有龙阳之好,喜欢厂里的工人,想要强逼对方卖屁股。

关键这举报信不知道有几个人看过,那位被诬陷有龙阳之好的领导,感觉别人看自已眼神都怪怪的,不经意间都和自已拉开了距离,他恨不得把写信的人活撕了。

这一群人作为厂里的领导班子自然不是吃干饭的,很快也就把目光锁定到了易中海,纪检的人不好弄他,他们可方便搞他啊,狗日的,你等着吧。

傻柱和许大茂这些底层的倒没有被叫过去,相反他们被纪检提出警告了,毕竟举报他们的部分倒能查出点东西。给这些人弄得也是很奇怪,不明白厂里怎么突然调查他们,许大茂一时连下乡都不敢去了,找人替了自已,老老实实窝在家里

领导们倒也没有立刻出手,总得装装样子,不能让人觉得自已喜欢打击报复,毕竟明面上还是要鼓励举报,不过这平静的厂里背地里却是暗流涌动,易中海的好日子,怕是快要到头了。

易中海本身也很奇怪,怎么厂里还没有调查曹建军,自已的信件应该已经寄到了呀,难不成是为了防止打草惊蛇在暗暗调查曹建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