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展到了这种程度,想要更进一步就必须重视研发,掌握自己的核心技术才行,
于是杨天峰准备每年拿出几千万出来搞研发,其中发动机就是其中一个项目。
张海了解后也对杨天峰很佩服,可惜这人死的太早了。
如果再给他十年时间,估计天峰公司必将发展成比肩国内农机巨头的企业。
参观完了,公司几个实验室,大家就来到了研发部的会议室。
“大家都知道,公司刚承包了3800万亩沙漠,最多三年,这些沙漠就将改成成农场,届时五号农场需要的大型农机数以万计,”
“因此下一步我们就要研发属于我们自己的大型农机,比如大型拖拉机,大型联合收割机,打捆机等等…………”
“所以接下来公司研发部门的任务会很重。”
听到这里,在场的研究人员们都既兴奋又忐忑。
兴奋是因为大家终于了大项目,忐忑是项目难度大,
而且这次的研发时间非常紧,三年之后必须要出成果,
因为公司的农场还等着使用大家的研发的农机呢。
“王工,不知你们研发部有没有信心?”说完张海笑着向王敏问道。
“有信心!”王工挺挺胸膛高声的回答道。
“好,大家有信心就好,如果缺少研发人员你们要赶紧招聘,首批3个亿的研发资金下周就能转到你们研发部的账上。”
“谢谢老板,有了这些支持,我们就更有信心了!”王工神情激动地说道。
听到3个亿的资金下周就能到位,在场的研发人员也都非常振奋。
这才是大公司该有的手笔,
哪像之前的天峰公司,连大家的工资都差点发不起。
现在老板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大家终于重拾信心,感觉未来一片光明。
…………
从公司研发部出来
张海一直在想一个问题,
那就是为什么国产的农机不如进口的好用?
张海觉得主要是态度问题,
国内的农机企业主要是为了赚国家补贴,
他们对农机的质量根本就不重视,只要三包期内不出大问题就好,
至于三年保修期过后,农机还能不能用又跟他们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