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易中海吃着肉包子踏进了轧钢厂的车间,到了自已的工作岗位上,他吃掉最后一口包子,就娴熟地启动了机器,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就在他全神贯注地操作机器时,突然听到有人在叫喊他。
“易师傅,厂里马上就要进行工级考核了,您能指导指导我一下吗?”
易中海停下手里的动作,转头望向了来人,发现对方是车间里一个名叫李军的年轻小伙。此时的人名,非常具有时代的特色,都是抗战爱国一类的,名字里带有军和民的,也非常得多。
其实,刚开始的几年里,车站主任派了不少年轻人到易中海的手下学习,只不过易中海教得不是很用心,那些年轻人大多都转投了其他师傅。如今,名正言顺的徒弟,他是一个都没有。
反观李军,他心里也是在打着鼓,不知道易中海会不会答应,但是架不住易中海的技术好啊,只好硬着头皮过来请求了。
“行啊!有什么不明白的,直接过来问就是了。”易中海没有犹豫,直接点头答应了。
“谢谢易师傅,谢谢易师傅。”李军没想到易中海竟然同意了,顿时欣喜若狂。
“易师傅,那我呢?我能不能也跟着你学?”另外几个年轻人听到易中海的回答,先是一愣,随后纷纷开口问道。
“一起吧,都是一个车间的,你们进步了,加了工资,我也跟着高兴。大家在各自的工位上操作,我一个个过去看。”易中海没有拒绝,反正教一个是教,教一群也是教,没有必要厚此薄彼。
确认了易中海是要指导大家之后,众人也不再拖拉,都激动地把自已的机器打开,认真地生产起了产品。
在大家的机器都运转起来后,易中海放下手里的工件,转身朝着李军那里走去,仔细地观看他的操作,又听取了他的提问,顿时发现了他的错误所在,随后也不藏拙,耐心地教导了起来。
看到李军在他的指点下,改掉了一些不规范的操作,工作变得更加顺手,易中海点了点头,很是满意。随后,他又去了其他人那里,一个个地指导下去。
直到全程指导完毕,易中海回到自已的工作岗位上,对着大家说道:“考核之前,大家有什么问题,都可以过来找我,我非常希望你们都能通过考核,提升工级。”
“易师傅,我会努力的,一定不会让您失望。”听到易中海的鼓励,李军大声喊道。
易中海笑着点了点头,又继续开始了自已的工作。
时间就在大家的忙碌中不断地流逝,随着下班铃声的响起,易中海停止了手中的工作。关掉机器后,他拿着自已的饭盒走出了车间。等他走到食堂,发现前面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易师傅,这里。”忽然,李军的声音从前面传了过来。
望着站在队伍前面的李军,易中海不得不感叹,年轻人就是跑得快。接着他摆了摆手,示意就这样排着,不要扰乱了秩序。
过了一会儿,随着队伍的行色移动,易中海发现傻柱竟然来上班了。
他来上班,那医院里的聋老太太由谁在照顾?
带着疑问,他继续往前走着。
“傻柱,你没请假?”前面的人打好了饭菜,易中海往前一步,把饭盒递给了傻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