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并非对刺客展示自己的坦荡心胸、试图用江湖义气的方式来让刺客折服,而更像是一种空城计。
完全违反常理地将大门全都打开,其实就是在暗示刺客:我已经知道了你要来刺杀我。
但我不仅不防备你,还把大门打开,让你随便进来。
那么,你敢来刺杀我吗?
李鸿运把自己代入了一下这个刺客的视角,发现被安排上这个差事,也是够倒霉的了。
刺杀尉迟敬德?太子和齐王是怎么想的?
齐王虽然打仗不怎么样,但个人武力值是不低的。结果尉迟敬德跟他对练,玩一样地从他手中夺槊,而且还一连夺了三次。
这样杀人如麻、几乎堪称当世武力天花板的人,刺杀个屁……
于是,刺客在尉迟敬德府邸外面徘回了许久,最终还是怂了。
他完全不认为自己能在尉迟敬德已经知情的情况下刺杀成功。
虽然从表面上看尉迟敬德呼呼大睡、鼾声如雷,但谁知道他是不是装睡?
能在流血漂橹的战场上活下来的百战将军,打过多少大仗硬仗,见过多少阴谋诡计,会真的没有防备?
恐怕进入府邸,立刻就被伏兵擒住。
就这样,针对尉迟敬德的第二次行动,也以失败而告终。
在第一阶段较为柔和的互挖墙脚之后,太子和齐王已经意识到了己方的劣势,所以他们改变了策略。
从这两次行动来看,似乎他们都失败了。
梁高祖没有对秦王问罪,尉迟敬德也没有被刺杀。
但实际上,太子和齐王的计谋已经奏效了,因为他们已经在梁高祖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
很快,这颗种子就会生根发芽。
不久之后,太子和齐王再度出招,这次,他们仍旧在针对尉迟敬德,只不过手段变成了诬告。
尉迟敬德果然被梁高祖下狱,秦王到殿上苦苦哀求,才好不容易将尉迟敬德给捞了出来。
虽然在秦王的努力运作之下,尉迟敬德被捞了出来,但这已经释放出一个极其不好的信号。
或许下一次,秦王府中的其他功臣,就没有这样的好运了。
随着无数光点闪烁,来自北方的军报被送入皇宫,又接连被太子、秦王和齐王得知。
两条至关重要的消息,开始搅动局势。
第一条是,太白经天。
也就是说,太白金星在大白天出现在天空正南方的午位。
太史令上奏说「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
第二条则是突厥人开始突入边塞、包围乌城。
而这两件事情,也共同构成了玄武门之变的导火索,双方的矛盾瞬间变得白热化。
其实在之前的过程中,李鸿运的视野中还发生了很多的事情,但他毕竟精力有限,只能关注一部分。
而此时,这两件大事几乎搅动了整个长安城的局势,他即便是想忽视也不可能了。
以现代人的视角来看,太白经天这种单纯的天象问题,与突厥入侵的影响力不是同一个档次的,毕竟一个是正常的天象运行,虚无缥缈、不会对现实造成影响,而另一个则是实打实的边患。
但在当时的人看来,前者显然比后者要严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