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处不一会,张俊果真看出张昭的规律。
只要愿意听他叨叨,他的好感度就蹭蹭上涨,可以和他理论,好感度也会提升。
但是要是嫌他烦,回避他,好感度又马上下来,至于忠诚度倒是一直稳定在88。
……
当天入夜,张俊叫来麾下文武议事。
文人在左,武人在右。
一边是荀彧、张昭、张纮、糜贞、黄叙
一边是黄忠、甘宁、刘辟、龚都、丁奉
“各位,天气渐寒。明日我们就兵分两路,大部队在此做最后的大修整,我打算让张昭、张纮两位先生在此统筹,黄忠领刘辟、龚都在此驻守,其余人随我前往临淮接回周仓。”
“大家意下如何?”
“禀主公,愚以为不可!”张昭第一个跳出来。
“张公,有何不可?”
“我与子纲初来乍到,恐不能服众,还是文若留下来比较合适。”
“无妨,张公之才我心知肚明,留下于此自有我的考量。”
“一来子纲随我一路而行,不算初来,船队的情况他很清楚。二来,两位熟知周边情况,我希望我离开这段时间,两边活用人脉,帮我再多寻些人才和人口,至于怎么说动百姓和我们一起走。想来难道不倒二位。”
疑不人用,张昭听到任务都下来了,也答应了下来。
“刘辟、龚都,你二位留在此处,整顿精兵,肃清周边丧尸,听从汉升指挥,不得有误。”
两人连忙称喏,这段时间以来,他们对黄忠甘宁的武艺是崇拜至极,手底下的人也都以锦帆营为榜样。
甘宁,明日点一千人马随行,丁奉为副,卯时集中,天亮出发。
众人领命而散。
唯独糜贞留了下来。
“秀英,再等一天就有消息了,会不会近乡情怯?”
“有那么一点,主要是挂念家中安危。”
“放心吧,我相信家里都会好好的。那如果你回了糜家,我们何时相见?要不你说服糜家,和我一起去夷州吧。”
张俊此时也不再躲闪,见四下无人,一把搂住了糜贞。
糜贞顺势靠入张俊怀中。
“我也舍不得你,糜家若家业还在,我也需要侍奉双亲。你去夷州开疆拓土,我可不能带着父母去受累。”
“哪能啊,我是怕这徐州不如夷州安全,你留着我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