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就在身侧 > 第六十一章(第2页)

第六十一章(第2页)

在闺中时,燕王妃时常听魏国公讲述早年的艰难生活,吃糠咽菜算是好的,最艰难的时候,连续几天都吃不上一口干粮。

朱高炽的行为引起了燕王妃的回忆,也让燕王妃下了决心,自此,王府自上而下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忆苦思甜运动。

习惯了精细米面的女眷根本吃不下粗面饼子,可也不敢当面同燕王妃抗议。王爷的三子五女,只有两个女儿非燕王妃所出,还属于“母不详”的那种,在燕王府,除了朱棣本人,燕王妃是绝对的二把手。

谁敢不服?肯定收拾起来没商量。

拿起摆在面前的高粱饼子,试着咬一口,立刻抻着脖子要水,当真是咽不下去。

燕王妃的处理方式也很简单,一顿不吃,饿着。

两顿不吃,继续饿着。

三顿不吃,接着饿。

一连饿了几顿,任谁都受不了。

等到粟米粥送上来,连最小的郡主都是红着眼睛扑上去,三两口吃完,半饱都不到。

从没想过,原来粟米熬出的粥会这么香!

见识过燕王妃的手腕,再没人敢玩绝-食沉默那一套,燕王不在府内,饿死也只能自认倒霉。

燕王妃满意了,把高粱饼子泡进粥里,连吃了两大碗。

朱高炽的饭量遗传自谁?还真是不好说。

起先,朱高炽还不明为何只发高粱饼子,如今再看,不得不佩服亲娘的智慧。

按照那个孟佥事的话来说,这就是所谓的漫天要价坐地还钱?

先给出一个绝对承受不了的价钱,然后逐渐抛出诱饵,让对方心甘情愿的踩进绳套,末了还要感恩戴德。

如今的王府不就是这样吗?

没人再埋怨王妃下令大家一起啃高粱饼子,反而对每日的粟米粥赞不绝口。

未来的仁宗皇帝深刻领会了坑人的最高境界,随燕王大军向北平进发的孟十二郎,尚且不知自己无意间又给朱高炽上了一课。

虽然主讲人是燕王妃,但让朱高炽领会坑人精髓的还是孟清和这个助教。

燕王府的忆苦思甜活动很快传遍了整个北平城,守城的将士看着手里的两合面馒头和白面饼子,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王妃和世子吃高粱饼子和粟米,却给他们吃白面,士为知己者死,必须以身相报!

城中的居民也是大为感动,所谓上行下效,寻常民户不论,很多家底丰厚的人家也开始-日-日-食用高粱粟米,还掺杂着荞麦等物。

城外的村屯听到消息较晚,里中老人凑到一起商量,纷纷将家中的白面和精贵的稻米放上牛车,运到城中交给王府,名曰“劳军”。

孟家屯如今已是里中之首,别说孟清和,便是孟虎和孟清江摆出来,孟氏族人说话的声音都比别人响亮。

孟重九和里中老人们坐在一起,吧嗒了两口烟袋,面上不显,心中也是得意。

看吧,咱孟家出了好儿郎,在谁面前都能抬头挺胸。

不是没有说酸话的,毕竟造反这事谁能拿得准?

可也只能私下里说说,自己可是在燕王的地盘上,朝廷几十万大军都打不下北平城,说不得燕王就是那些相士口中的真龙。

里长见着孟重九也是一副笑模样,听孟重九建议各家出些粮食劳军,还要大张旗鼓的送进城,有些犹豫。

但九名甲首和老人接连对此表示同意,里长想反对也没有立场。

各村屯都有精壮都被抽调到城中,粮食送去,多少也是为宗族子弟考虑。不求像孟十二郎一样加官晋身,至少也能同人结些善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