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60年代的农村生活照片 > 第104 章 冻米糖(第1页)

第104 章 冻米糖(第1页)

于舫亲自掌厨,做的菜味道不错,摆盘就不行了,毕竟不是专业厨师出身,只是对食材有着一种天赋,知道什么样的食材怎样做更好吃。上辈子如果去学厨师,或许也能闯出一片自已的天地,但他是甲木命,种植庄稼会更开心。这是囡囡讲的,于舫自已并不懂,只是觉得自已走不出去,不管走到哪里,心好像被束缚住一样,好似在小村庄里生了根,把根拔出来就会枯萎。

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一家人早早就休息了,明天的活可是比较紧奏。

翌日一早,大家早早起来,随便洗漱一下就去吃早饭,每个人都分到一个地方打扫,即便是于睿也没逃过,被安排了最轻省的活。

老宅不用像往年一样打扫的很精细,新房已经盖好,现在在粉刷,这会可没有后世这样装修的,把墙体粉成白白的,就好了,家具因为刘品兄弟会木匠活,于舫便把自已的想法大概跟他们讲了,他们也做出来了,当然很粗糙,但在当时已经是很时髦了。帮工们看了都连连夸赞,这样好,容量大,实用。

等家具全部做好了,再晾晒个两个月就可以搬进去了。

在老宅再住几个月,很多东西都用不到了,该扔的就扔了,不过在扔的时候遭到叶二妹强烈的反对,

“为什么要扔?这些都是辛辛苦苦亲手操办起来的,哪里舍得扔了,这边反正也不住了,就放这边不就好了。”

上辈子刷视频的时候,听过国学大师讲一个人的好运跟家里的环境有关,好运气的人家里一定是窗明几净一尘不染的,能让人看见的地方肯定是整洁明了,当然角落的地方更重要,因为财神就待在角落里。如果角落脏乱不堪的,那这家人的运气想必是一般般的。

于舫上辈子不管这些,叶二妹喜欢把一些价值不大,但又舍不得扔的东西都堆放在角落里,每次囡囡整理一次就吵架一次,后来囡囡也不再整理了。

再说一些价值不大的东西,留在家里,其实也用不到的,还不如送它去该去的地方。这大概就是断舍离的由来吧。不是有句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于舫对着叶二妹说,这些不扔会阻碍家里运气的,叶二妹一听,一脸懵“真的假的?”

“自然是真的,骗你干嘛?”

“那赶紧扔,跟运气比起来,其他什么都可以站边。”

于舫看的目瞪口呆,这就同意了?他还打算打持久战呢!

这样最好,上午的打扫只是开胃菜,下午做冻米糖才是重中之重。中饭比较简单,昨晚的剩菜热一热,又煮了米饭,一顿饭就打发过去了。

吃过饭后,拿上冻米,糖,铁沙,糖饮,芝麻,花生。

冻米是早一个月就弄上的,把糯米蒸熟,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不能晒太阳,不然米会很碎。时常翻搓,直到米粒一颗颗分开,不再沾到一起,这个时间刚好差不多到了腊月底。

糖饮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是自已用麦芽熬制成的,不过技术不行,熬的这个颜色黑黑的,做的冻米糖看起来,有点倒胃口。后来不知道是谁想到做这个生意,把糖饮熬好,大家买来在家稍微熬制一下就可以用了,当然还比较稀,需要再加白糖,或者红糖,看个人喜欢了。

到了于粮家,他们刚好吃好饭,于粮的女客是新媳妇,还是比较腼腆,看到于舫家这么多人,有的害羞,忙把碗收拢收拢进了厨房。

知道要在她家做冻米糖,得赶紧把灶收拾出来。

于粮帮忙把架子搭好,说是架子,其实就是两条四尺凳,一张由一米五长,一米三宽的木板拼凑起来的面床,表面刨光,以防面粉陷进出不来。

在农村这个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的,一套蒸笼,一套做豆腐的工具,一套捣年糕的工具,有些置办不起的,就几家合伙购置。面床的用处很大,家里做馒头要用,捣年糕要用,做冻米糖也需要用,还有红白事也要用到。

于粮女客动作很快,一会功夫就灶台收拾出来了,他们家人多,是三眼灶,平时一个锅做饭,一个锅炒菜,还有一个锅是用来煮猪食的。

现在灶台上还有两个锅,还有一个已经上交了,之前上交了两个,今年大食堂不吃了,家里人又多,这才东拼西凑的弄来票,又买了一口锅。

叶二妹上前把灶火烧起来,交给于粮女客,让她帮忙看火,比较是新媳妇不好让她做过重的活。

于舫看锅热了,便把铁沙倒进锅里,很多人估计不知道铁沙做什么用,在后世做冻米糖,炒米一般用油,可六十年代,油多贵啊,还要票,钱有办法,票是真难的。

所以老百姓穷则思变,铁沙用油开过后,用来炒米,非常好用。炒出来的不光不会焦,颜色还白。

叶二妹拿出一把专用的大铲子,先把铁沙炒热,在把冻米用碗量了一下倒进去,开始的时候漫不经心的转动大铲子,慢慢的,冻米开始爆米了,大铲子的速度也快起来了,快出锅的时候速度加快翻炒几下,用簸箕把米簸出来倒进筛子里,把铁沙筛回到锅里,光炒冻米就炒了一个多小时。

又把花生米也炒熟了,芝麻不可以用铁沙炒,洗过后带水炒。等啪啪的声响了,等半分钟就差不多熟了。

在叶二妹炒冻米的时候,于舫也没闲着,把糖饮倒进锅里熬煮着。加入白糖,等熬制的差不多了后又加入了桔子皮,生姜……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