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花自向阳 > 第 511 章 明月清风87二更(第2页)

第 511 章 明月清风87二更(第2页)

林雨桐笑了一下,就道,“意味着李世民成为了威胁,意味着簇拥在李世民身边的军功集团正式形成。”

那些御前行走,便是同进士出身,可也是念书的!这话的潜台词说的还不明白吗?

李渊有关陇集团,李世民身边簇拥着新兴的军功集团。

同理,朝廷以前的那些大臣,跟皇上合得来的多吗?便是内阁和军机,能处处跟皇上一个步调的多吗?不多!从皇上剪除这些势力毫不手软就看的出来,皇上觉得那些人不顺手。

那么,这些人跟唐时的关陇集团有什么不一样呢?

再往下想,今儿坐在这个大帐里的,何尝不是新帝自己培养的‘军功集团’呢!

宋康年眉宇舒展,高迎祥若有所思。李自成沉思不语,张献忠则催了一句:“那然后呢?”

“然后……大胜而来的李世民,给朝堂带来了压力!怎么安抚李世民?朝堂上为此争论了两个月。最后,定下来,给了李世民一天策上将的职位,用来安抚他!彼时,窦建成的旧部刘黑闼召集人马反叛,要为旧主复仇,战火重燃。而朝廷却没有再用李世民,一直拖到刘黑闼率兵直逼长安,才不得不启用李世民。这一支人马只数月便平叛了刘黑闼……之后又是突厥侵犯边境,李世民只带一百骑士与突厥首领会谈,而后结盟退兵……这些战争的详情,进了军事学堂之后,有先生给你们讲,我就不细说了!李世民这般功劳,朝廷一次次加封……可是呢,有些矛盾却是回避不了的!刘文静是李世民身边一谋臣,算是大唐的开国元勋了。可他酒后吐狂言,说迟早要杀了裴寂,就这点事被告发了,李世民数次求情,结果李渊还是处死了刘文静……这中间的其他是非曲直,咱们先撇开不谈,但这件事一出,多少都会叫李世民和功臣集团生出一些想法来……于是,便上演了一出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在玄武门伏击了他的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死,李渊退位,而后,李世民登上了皇位……他御极二十余载,带着他的军功集团,励精图治,开创了贞观之治,成为迄今为止,最负盛名的一位明君。”

李世民的胜利,便是跟随者的胜利。不用问也知道,军功集团替代了关陇集团,活跃在了朝堂之上,手掌权柄。

张献忠的眼睛眯了眯,似乎从中捕捉某些信息。林雨桐把每个人的表情都看在眼里,这才继续道:“贞观之初,大唐的天下如如今的大明一样,天灾不断。关中大旱,赤地千里,李世民不得不打开长安的大门,叫京都的百姓出去逃难。天子脚下,天子不能庇佑子民,当年的李世民经过这样的事。民间一度传言,说是李世民弑兄杀弟,此乃德不配位,天子无德,这才天降灾祸!可从后来的治理来看,李世民当是一明君。既然是明君,又怎么会德不配位?显然,天灾与天子之德,并无关系。天旱了,涝了,地震了,下冰雹,这就如同春发芽秋枯黄一样,刚好赶在了一个时间的节点上。这样的天灾,每隔数百年,就会有那么一次。

东汉末年,有过一场大旱,结果,没饭吃的饥民就嚷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而后,像是隋朝末年大唐初年,都是天灾不短。甚至到了元朝末年,难道不是活不下去了,天下在揭竿而起的吗?一个朝代替换了另一个朝代,你们知道,这中间死了多少人吗?战国,大约有人口三千万,秦一统六国之后,人口余一千万人。秦二世而亡,百姓还不及休养生息,又开始了战乱,楚汉争霸之后数年,西汉的人口也不过是一千五百万人。西汉数年励精图治,虽中间征伐匈奴,然百年后,人口变为了三千六百万。如此又过了百年,人口接近五千八百万。可西汉末年,皇权旁落、宦官乱政,外戚王莽篡位,西汉灭亡。此时的人口损失大半,只余两千八百万人。而后东汉建立,人口最多时,有五千五百万人……”

听到这里,人心里都咯噔一下:皇权旁落,宦官乱政,大明差一点点就……

没来得及多想,皇后的声音还在耳边,“可东汉末年,黄巾之乱、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之后,人口急速下降,只余一千五百万。而今进入三国,三国人口加起来不到两千四百万,最巅峰之时也不过三千万人。之后又是一统天下,到了两晋时期,人口两千两百余万。之后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人口只剩下一千一百万。到了隋朝,不到四千五百万人口。而隋末唐初,人口又只剩下一千两百多万,唐兴盛之时,人口不到五千三百万,之后经历了安史之乱,人口又只剩下两千万。宋朝兴盛时人口四千三百多万,可宋金之战之后,南宋人口只剩下两千四百万。若是把宋、金、西夏,都算在内,总人口有一亿三千万的人口,可宋元之战后,人口只剩不到六千万。之后便是大明,大明朝迄今为止,大约有一亿五千万的人口。

各位,朝代更迭,战争不断,折损的是什么?那些个数字没有温度,可咱们知道,那消失了的,都是人命!灾祸来了,我们赈灾,救的是人命。战争来了,我们想法子化解,保的也是人命。辽东局势,朝中请战者众,皇上力排众议,维持现状。所谓何来?还是人命!就像是唐太|宗才登基二十余天,突厥听闻大唐出现了宫变,他们知道有机可乘,便提兵南下,直逼长安。是太|宗带十余人,与突厥在渭水杀白马以为盟,退了突厥兵。避免了条件不利大唐的局势下作战,稳住了当时的局势!太|宗以此为大辱,之后联弱分强,成为了草原诸个部落的天可汗!

诸位,古人有言,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大明需要谋全局者,需要谋万世者。皇上特意设立了学堂,就是希望诸位,能成为大明需要的栋梁,有朝一日,站在朝堂,谋的是天下大局,立的是万世基业!”

众人哗啦啦的站起来拱手行礼:“谨领训!”

桐桐退出来的时候,四爷正带着几个大人在外面呢,听了多长时间,林雨桐也不知道。

不过从诸位大人的脸色上来看,听的时间不短了。叶向高随着帝后往大帐里去,看向皇后的眼神,就有些复杂!那番说故事一样的言辞里,输出了太多的东西。

其一,她摆明了在为皇上培养嫡系!这是觉得朝堂上掣肘了。把李世民的军功集团的成功推到了那些人面前,他们会怎么做?他们知道一心跟着皇上,得到的会是什么。

其二,她否了天人感应之说!不承认天灾与人之德行有关!她以贞观初年为例,天灾之下,都说李世民德不配位。可世人错了,李世民是明君。那么,反之,之前的指责就不对!她说了,天灾是自然规律。

其三,她替皇上辩白了!为何如今宜静不宜动呢,那是因为此时作战对大明不利!皇上爱惜百姓的生命,皇上励精图治,也不过需要的是个时机。这不能看一时一事,这得从全局考量。

其四,画了个大饼,顺利的把那些草莽送进了学堂。不一定得是学背书写字,只把一场场战争当故事一样讲给这些人听,他们是不是也会有所得呢?这是必然的!

第五,这话挤兑的他们这些老臣,差点没立足之地!君臣互信没错,但是新帝的节奏,大家跟不上!磨合了一年多,还是没有磨合到位,这是谁之错呢?

是不是自己真的老了,脑子不好使了呢?

还有,皇后刚才说的那个: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这话说的真好!皇后说这话是古人说的,可这到底是哪个古人说的,我怎么不记得呢?

我虽说不是学通古今吧,但也少有我没有涉猎过的?!难道是李贽的藏书里有的?

四爷心说,她只记得是古人说的,至于哪个古人,她能记住才怪。要真记得住,她也不会拿出来用了。那是清末陈澹然在《寤言》中的话,还古人说的?记数字记得那么清楚,记一些风月秘闻从不见混乱,可一记这个东西,她那脑子,经常一团浆糊。

四爷抠她的手提醒,林雨桐还迷瞪呢,哪又说错了?没有吧,那些数据很详实,真没弄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