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穿越抗战从淞沪 > 第22章 突围(第1页)

第22章 突围(第1页)

当日军终于撤出这片焦土,留下了一片狼藉和恐慌的余波,丁鹏麒被几名疲惫却英勇的官兵从银行大门口小心翼翼地抬回了中央银行大楼内。他的意识恢复得异常迅速,这其中有两个主要的原因。

首先,他的伤势虽然看似惨烈,但实际上并未伤及要害。在激战中,他巧妙地避开了敌人致命的攻击,虽然身中数弹,但都是擦伤或是穿透肌肤的轻伤。这些伤口虽然疼痛,却并未对他的生命构成威胁。他的体能和反应速度在战场上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这也使得他能够在短时间内从昏迷中苏醒。

其次,也是颇为戏剧性的一幕,是陆佳琪在为他处理伤口时的一个小插曲。陆佳琪在为丁鹏麒清理伤口时,他不慎将手中的消毒酒精瓶摇晃得过于猛烈,导致瓶口微微松动,险些将整瓶酒精都倒在了丁鹏麒的伤口上。那钻心刺骨的疼痛让丁鹏麒瞬间清醒。

经过连续数日的电报往来,南京方面的决策者已经深刻了解到上海中央银行的守军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电报中充满了绝望和无奈的字句,揭示了守军已经处于弹尽粮绝、孤立无援的绝望境地。每一封电报都如同一把锐利的刀,深深刺入军委会的心脏。

军委会的将领们清楚,自已的部属官兵已经竭尽全力,他们困守孤城,面对数倍于已的日军,依然坚守着阵地,浴血奋战。他们知道,这些官兵已经尽到了自已的责任,用血肉之躯捍卫了国家的尊严。

然而,从统帅全局的角度来看,上海战役的局势已经变得极为不利。国内中央军的精锐之师,几乎全部投入到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斗中,他们在上海城区内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精锐之师也逐渐消耗殆尽,损失惨重。

与此同时,日军的援兵和海空力量却在源源不断地增援。他们如同潮水般涌来,不断压缩着守军的生存空间。而各路从内地急行军而来的各个派系的队伍,虽然也投入了战斗,但由于缺乏统一指挥和协同作战的能力,他们在上海城内与日军展开了一场场惨烈的绞肉战。这样的战斗方式,无疑是对士兵生命的极大浪费,也使得整个战局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军委会的将领们深知,继续在上海城区内与日军进行这样的消耗战,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他们开始考虑如何调整战略,如何保存实力,为未来的战斗做好准备。同时,他们也在思考着如何向全国传达这一严峻的消息,让更多的人了解上海战役的真相,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

在南京的决策中心,一种自私的潜意识悄然蔓延。在审视了当前的战况和资源调配后,南京方面开始默许一种冷酷的逻辑:既然目前的军力和资源难以支撑对上海的全面增援,那么上海守军战至最后一兵一弹,或许是对国家整体战略而言,最为现实且经济的选择。这种看似冷酷的决定,背后其实是对全局利益的权衡,以及对未来战事的深思熟虑。

然而,这种逻辑在另一位当权者心中却激起了强烈的反对。他,是蒋某人,是南京政权的最高统帅,更是这支中央军的灵魂人物。在他心中,这支中央军不仅是国家的精锐力量,更是他心头最珍贵的肉。他们是他的嫡系,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精英,更是他手中最锋利的剑,最坚固的盾。

每当想到这支部队,蒋某人的心中便充满了自豪和骄傲。他们曾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为国家的安宁和尊严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而如今,在中央军精锐几乎全部折戟沉沙于上海之际,这支仅存的、身经百战的能战劲旅,更是成为了他心中的痛。

他无法割舍这支部队,更无法接受他们就这样在上海的战火中消耗殆尽。他知道,这支部队不仅仅是国家的利剑,更是他心中的宝贝。他们的牺牲和付出,不仅仅是为了国家,更是为了他,为了他心中的那份信念和执着。

因此,尽管南京方面已经做出了决定,但蒋某人依然无法释怀。他在心中默默地祈祷,希望这支部队能够挺过这场劫难,希望他们能够为国家、为他再次立下赫赫战功。同时,他也在思考着如何调整战略,如何为这支部队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支持,让他们能够在未来的战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和权衡利弊,他终于做出了决定。他下令给予驻守中央银行的军队随时突围的权利,这意味着他们将不再被束缚在固定的阵地上,而是可以根据战况灵活地选择突围的时机和路线。这一决策体现了对士兵生命的尊重和对实际情况的务实考虑。

同时,对于已经驰援上海周边的九十六军和荣誉一军二部,他命令它们尽量派出小部队向上海方向渗透。这些小部队的任务是深入敌后,与上海的守军保持联系,并寻找机会接应从中央银行突围出来的残部。

丁鹏麒接到这道突围命令的瞬间,心中顿时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他明白无误地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道普通的军事指令,而更像是一张由南京方面颁发的护身符。这张“护身符”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绕过了淞沪战区的警备司令部,直接以电文的形式传达到他的手中。

这意味着,上级对他的期望并非坚守阵地到最后一刻,而是用尽一切办法安全撤离。这份命令传达出的信息再明确不过:只要你能想方设法逃回来,那么之前的一切行动都将既往不咎。这种安排显然蕴含着对战争形势的严峻判断和对人员损失的极度珍视。

丁鹏麒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同时也夹杂着几分庆幸。他深知自已肩负的责任重大,必须利用这张“护身符”为自已和战友们谋求一条生路。但这也意味着他需要做出更加机智和果断的决策,在混乱的战场中找到一条安全的撤退路线。此刻的他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前途未卜,却必须坚定前行。

日军曾寄予厚望的白刃战,原本期望通过近身的肉搏战来一举击溃中国守军的抵抗意志。然而,现实却远非如此。当他们的刺刀冲向中国军人时,这些勇敢的士兵并没有畏惧,反而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坚韧和勇气。

中国守军虽然人数和装备上处于劣势,但他们的士气却并未因此而低落。相反,面对日军的凶猛冲锋,他们紧紧握着手中的步枪和刺刀,一次又一次地顶住了敌人的攻击。他们不顾个人安危,拼死抵抗,用勇气和决心捍卫着国家的尊严和领土的完整。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中国军人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和顽强的意志。他们用手中的武器狠狠地蹂躏了日军,让大和民族那本来就少得可怜的自尊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在战场上,中国军人的英勇表现让日军感到震惊和恐慌,他们不可一世的精神信仰在这一刻被彻底击破了。

身处前沿工事的中国士兵们,每个人都紧绷着神经,仿佛一根根紧绷的弦。他们的双手紧紧握着步枪,指尖因长时间紧握而微微发白,双眼则如鹰隼般锐利,警惕地盯着日军阵地的一举一动。他们知道,每一次的疏忽都可能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随着时间的推移,已方阵亡士兵的尸体逐渐堆积如山。由于长时间的战斗和恶劣的环境,大多数尸体已经开始腐烂,散发出令人作呕的恶臭。这种气味不仅令人难以忍受,还可能导致疾病的传播。面对这一无奈的现实,丁鹏麒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他下令拆除一切可以燃烧的东西,包括破损的帐篷、废弃的木材和布料等。士兵们默默地执行着命令,将这些东西堆放在一起。当夜幕降临,丁鹏麒亲手点燃了熊熊的火焰。火光瞬间照亮了黑暗,也照亮了阵亡将士那平静的面容。他们的脸上没有恐惧,没有痛苦,只有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坚定。

火光在夜空中跳跃,照亮了这片被战争蹂躏的土地。远处,日军也在火化阵亡士兵的尸体。一阵哀鸣般的笛音断断续续地飘荡在夜空中,仿佛在诉说着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和谐,却又充满了深深的悲哀。

在这火光与哀鸣交织的夜晚,中国士兵们默默地守护着阵地,他们知道,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要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而战斗到底。

经过一轮紧张的统计,丁鹏麒的脸色逐渐凝重起来。他原本以为的突围计划似乎过于乐观了,实际的情况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和艰难。在陆佳琪的陪同下,丁鹏麒决定亲自去视察每一个工事和掩体,以便更准确地了解当前的战况和部队的实际情况。

夜幕下,两人穿过一道道防线,来到前沿阵地。丁鹏麒尽量保持镇定,但内心却如同翻江倒海一般。他明白,这次视察不仅仅是名义上的看望将士们,更是要深入了解部队的战斗力和可调派的兵力。

他们走过一个个工事,看到士兵们疲惫但坚定的面容,丁鹏麒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他向士兵们询问了战斗的情况和个人的身体状况,倾听着他们的回答,试图从中捕捉到一丝突围的希望。

然而,随着视察的深入,丁鹏麒的心情愈发沉重。他发现,许多部队已经伤亡惨重,弹药和武器也严重匮乏。一些工事和掩体甚至已经失去了战斗力,只剩下几个士兵在坚守。这样的情况让他意识到,突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精心策划和充足的准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