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特么中风了?赶紧作诗呀!”
闻听此言,胡惟庸哪还有先前的得意?一边抹着满头的冷汗,一边低声下气道:
“殿下勿急,臣马上,马上就能作出来了。”
话虽如此,可胡惟庸依然是继续之前的操作,可即便急得身上的官袍都被汗水打湿,胡惟庸还是想象不出来雪景。
也因此,感慨乌有,诗兴全无,反而是在奉天殿找个缝钻进去的想法愈演愈烈。
于是乎,峰回路转,本来听到朱樉的诗已经是满面愁容的朱元璋瞬间大喜。
哈哈……胡惟庸这家伙不行呀!
文武百官自是也瞧了出来,齐齐相视一望。
我特么就知道这小子能进中书省全是走了李相的关系,果不其然,露馅了吧!
朱樉更是跳起来输出了:
“哟,呦呦呦,这是怎么了?”
“不是说本王的诗登不上大雅之堂吗?合着,胡政事你连堂都不配上啊!”
“啧啧啧,这就是善长先生的高徒吗?这就是我朝的中书省参知政事吗?”
“父皇,请恕儿臣直言,您老是不是眼花了?”
只有朱棡无动于衷,不错,本王就是这样一个深藏功与名的人!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杨宪和李善长自是跟胡惟庸一样,想在奉天殿找个缝钻进去了。
尤其是李善长,要不是瞧这里人多,这会儿已经想甩胡惟庸一个大嘴巴子了。
丢人现眼的东西,还有脸说是我的学生,竟连一首诗都做不出来!
好在这时,杨宪“嗖”的一声窜了出去:
“陛下,胡政事可能是因为这段时间中书省事务繁忙,劳累过度,这才迟迟作不出诗来。”
“既如此,不知微臣是否可以代胡政事跟秦王殿下一较高下?”
朱元璋面色一沉,世间竟有这般厚颜无耻之人:
“那怎么可以?明明是胡惟庸和棡儿的比试,你来凑什么热闹?”
朱樉毫不犹豫一点头:
“就是,说好了单挑,你们一起上算怎么回事?”
杨宪心中一叹,只能拱手告罪,可就在这时,深藏功与名的朱棡开口了:
“可以。”
“嗯?”
杨宪双眼一亮,不敢置信的看着朱棡:
“当真?”
朱棡微微颔首:
“自然,不过我二哥早就已经作完了诗,杨舍人如要代替,该不会也要像胡政事一般,耗费这么长时间吧?”
杨宪心中冷笑,朱棡,这就是你最大的弱点,自负!
“晋王殿下放心,微臣只需七步,便能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