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脸谱中红脸 > 第六十九章名落孙山(第2页)

第六十九章名落孙山(第2页)

轮到冯望舒上场了,尽管事先有所准备,他的心里还是有些个紧张。他一脚高一脚低地跨到演讲台上,看着台下的百十来号人的目光齐刷刷地盯着自己,一时只觉得血往上涌,头晕目眩。冯望舒不是没见过场面的人,当了二十几年的值长,他没少给值里的人开会,值里也有大几十号人,但那时面对的都是自己的手下,他不仅不会紧张,还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而今,台下坐着的有许多是自己的领导,他们今天将直接决定自己日后能否拿到年薪,冯望舒怎么能不紧张呢?

台下的几个评委有的交头接耳,有的窃窃私语,他们正在为上一名面试者评分。冯望舒像块木头一样在台上站着,还有几分钟的准备时间,他在心里想着如何尽快地平复自己的情绪,能让自己迅速地进入状态。

孤独的等待是一个尴尬的过程。兴奋、恐惧、自卑、憧憬纷至沓来,让冯望舒的思绪原发变得凌乱,他平静地长吸了一口气,新鲜的氧气使他很快有了灵感,久违了的阿Q的精神胜利法,瞬间占据了他的脑海。多少年来,冯望舒就是以这种方法不断地解脱自己。面对比自己官职大的人,他表面上一贯阿谀奉承,但是从内心里却深深地鄙视他们,他把他们比着是国企这块腐肉上的蛆虫,他把他们比着是非洲草原上吃肉不吐骨头的豺狗,他把他们比着是为了权利而毫无礼仪廉耻的人渣,这样比过之后,他的心里便好受了许多,仿佛因此而找回了自己失去的尊严,觉得自己在人格上比这些为官者高出了一筹。

蛆虫!豺狗!人渣!冯望舒在心底悄悄骂过之后,屡试不爽的灵丹还比较奏效,眩晕的感觉顿时消退了许多。卑微的情感逐渐消失,高尚的灵魂冉冉升起:我不是在对着一群当官者演讲,而是在对着一群无耻之徒在演说,他们贪污受贿,买官卖官;他们吃喝嫖赌,作风腐化;他们仗势欺人,巧取豪夺,他们就是一群垃圾!面对垃圾,我冯望舒没有什么可以自卑的!

柳如玉示意冯望舒可以演讲了,冯望舒回过神来,本能使他不由自主的弯下了腰,以无比谦卑的姿势向台下诸位领导和观众们深深鞠了一躬。直起身子后,他便两目平视,眼观虚空,旁若无人地开始演讲。五分钟,冯望舒讲得声情并茂;五分钟,冯望舒讲得行云流水;五分钟,冯望舒讲得慷慨激昂。五分钟过去了,冯望舒的声音在空旷的会议室里戛然而止。寂静,死一般的寂静。当他再次深深地向台下鞠躬致意时,台下的人这才意识到他的演讲结束了,暴风雨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当天共有八位面试者,台下给予冯望舒的掌声是最长的,但是冯望舒的心里明白,掌声并不能改变评委们的意志,也不能决定面试的最终结果。面试的结果需要等待。好在这次等待的时间比起笔试的等待短了许多,仅仅三天,墙报栏里就公布了结果,冯望舒再次以倒数第一的名次入围。

名次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只要能够入围,就是有希望,冯望舒的心里就是这样认为的。

测评是竞聘的最后一道程序,时间被定在一个星期之后。所谓测评,就是发下一张事先打印好的纸,上面印有被测评者的名字,在名字的下面有品德、作风、廉洁、管理能力、业务能力等栏目,测评者要做的事是在这些栏目的方框里打勾或者打叉,打勾即是对被测评者某一方面行为的肯定,打叉即是对被测评者某一方面行为的否定。对于测评,冯望舒的心里不是太有底,因为测评既不同于笔试,可以查查资料翻翻书,有的放矢的去准备;也不同于面试,只消把演说词写得精彩一些,练练演讲技巧,便可上阵应付,测评凭借的是平时的人脉,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测评的结果。

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领导确实把测评当作此次竞聘考核的依据。

对于测评的人员构成,冯望舒目前还不是很清楚。竞聘小组的成员参加测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制盐分公司的领导肯定一定是要参加的,因为选的是制盐分公司的值长;制盐分公司的班组长估计也是要参加的,因为值长是他们的直接领导;剩下的估计还有职工代表。

冯望舒扪心自问,干了二十几年的值长,说自己没得罪过人,肯定是不现实的。尽管自己见了领导身体总是矮下三分,但也难保个个领导都能对自己有好的印象,至于工人,冯望舒的心里更没有底,在平时的工作中,冯望舒向来以管理严格而著称,正因为如此,他的值从未出过产品质量事故,也从未出过设备和人身安全事故。因为管理严格,所以得罪人是在所难免,尽管冯望舒认为自己的行为是为企业的利益着想,也是为员工的安全着想,可是难保那些被管理者个个都能够站在公正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目前唯一的希望,就是希望对自己不满意的人不去参加测评,或者说是少一个是一个。

唉!既然测评是抓不着挠不着的事情,索性就不去多想,还是先把儿子的高考志愿搞掂再说。

填报志愿的那一天上午,冯望舒跟儿子一起到学校去开家长会,听完老师介绍填报志愿的政策和策略,两个人便来到学校的操场上了解情况。操场上此刻已是人头攒动,东一片西一片的拉着许多横幅,那是各大高校举办的招揽生源的推介会。招揽生源的摊位约有二十几家,每家摊位都被学生和家长围得跟铁桶一般。冯望舒和冯凯挨家挤进去做了咨询,待全部探访完毕,已是临近中午,父子二人又累又饿,但是谁也没有说出来,每人手里都收集了一摞资料,留着回家去参考研究。

填报志愿确实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依照冯望舒的意思,他是希望儿子冯凯能够填报省工业大学,他说工人的子女报考工业大学,算是父业子承,合情合理。

冯凯的想法与冯望舒不同。他说自己不想到工厂去上班,一辈子干个工人能有什么出息?现在社会上流行的是干公务员或者老师,选择学校和专业应该从这两个方面去考虑。

冯望舒当时泼了冷水,说儿子你醒醒吧!咱老冯家一无有权的亲戚,二无有势的故旧,公务员和老师是那么容易做的么?

冯凯倔强地说,反正我是不想报工业大学!要么就报财经大学?将来毕业后即便不到银行上班,也能在企业找个会计干干,好歹能够坐办公室。

冯望舒不屑地说,你拉倒吧!你大伯家的小龙不就是财经大学毕业的么?毕业后到银行上班了么?做了会计了么?还不是进了企业,干了与自己专业不对口的工作!

冯凯当然知道堂哥冯晓龙的事情,他曾经三次报考银行,听说前两次笔试成绩都很高,可是到了面试时,主考官一问及他的家庭背景,皆因其过于清白而惨遭淘汰。冯晓龙不明所以,倒是越挫越勇,仍然执着的第三次报考银行,这次倒好,银行连笔试的机会都没给,在材料政审时就把他给刷了。

见冯凯不说话,冯望舒语重心长的劝说道:“儿子,听爸的话是没错的!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你就报省工业大学,将来嘉信盐化公司招收工人时,你以职工子女的身份应聘,一定会得到照顾的。”

“要么报师范大学,要么报财经大学,别的我什么都不想报!”冯凯一甩头,固执己见的嚷道。

为了填报志愿的事情,父子两个就这样在家里较上了劲,楞是谁也不肯让谁。崔小桃是个没有主见的人,听了男人的话,认为有些道理;听了儿子的话,觉得也有道理,因此想要和稀泥都和不成,只得任由父子两个跟乌眼鸡似的耗着,是谁也说服不了谁。

时间不等人,眼看着到了填报志愿的期限,如果过了期限,黄花菜就凉了。关键时刻,冯望舒不得不做出让步,同意儿子的第一志愿填报省城的师范大学和财经大学,但是他也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儿子的第二志愿必须填省工业大学,冯凯同意了。

烦完了儿子冯凯的事情,测评的日子也就正式来到了。

测评人员的构成跟冯望舒预料的差不多,但是让冯望舒意想不到的是,整个测评过程的时间居然短得惊人,柳如玉副部长从发下测评卷到回收测评卷,前后累计起来也就不到十分钟的时间。

让冯望舒更加意想不到的是,原先他认为此次测评会当场唱票做统计的,但是没有。对此,柳如玉副部长有着权威的解释,她说高层领导发话,唱票统计这道程序,将由竞聘小组成员内部完成。

领导者的意志永远都是下属们无法改变的,领导者的想法也永远都是手下人无法猜透的。测评留下的悬念只能等待时间这把钥匙去打开,而时间对于当事者来说,无疑是一种煎熬。

所有的等待都会有一个结果,要么是喜悦,要么是沮丧。

半个月之后,冯凯收到了G省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就在同一天,嘉信盐化股份公司制盐分公司值长竞聘的最终人选一大早便赫然公布上墙,冯望舒的等待没能延续上两次的幸运,在入围的四个名单中,他没能找到自己的名字。(未完待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